“90后”小伙杨峰创业开餐馆,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
趁着年轻,就应该多做些事情
2015年07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杨峰(左)正在店里忙碌。
     本报记者 范少伟

  平头、衬衣、西裤,腕上戴着手表,斯斯文文的,言谈间比同龄人多了几分成熟。26日中午,柴禾市街佰禾家餐厅公园店内,杨峰正在忙着帮服务员端盘子,收拾碗筷。
  25日正好是开店一周年,回忆这一年,杨峰感慨时间过的真快,这一年学到很多东西。每天在店里待的时间超过15个小时,用他的话说,就是“趁着年轻多干些事,在店里待着心里踏实”。
辞去稳定工作回家创业
  26日中午,杨峰的店门口依然立着彩虹门,墙上贴着一周年店庆的优惠信息。“开业一周年了,真的很快,经过一年的运营,餐厅发展的还可以。”杨峰说,刚决定开店时没想那么多,父母不太支持,他就自己向亲朋好友借钱。
  今年22岁的杨峰原来在上海一家银行工作,待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要签约转正时毅然辞职,回家创业。“父母坚决反对,他们认为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不容易,不同意我辞职。”杨峰说,上海的工作虽好,但是在那里没有归属感,亲戚朋友都在济宁,回家创业的愿望特别强烈,于是他瞒着父母辞了职。
  “毕业后就没有闲着,摆过地摊,卖过女装,其实也不知道自己最终想做什么,但感觉年轻,总得干些事。”杨峰告诉记者,从上海回来后就寻摸着创业,去年5月份,家门口的一家商店转门面,他就想接过来开家快餐店。“我知道济宁佰禾家快餐店的菜品很好,生意也不错,就找他们老板要求加盟。”回忆当时的情景,杨峰感慨地说,总经理黄仁波人特别好,看他年轻态度又真诚,帮了他许多,一些想法、思路以及管理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在他的帮助下,这家店7月份正式营业了。
要向父母证明自己的能力
  接下这家店到装修完成,杨峰的父母从来没到店里看过。“父母每天上班都会路过这里,但从没进店里过,他们也不理我。”杨峰告诉记者,直到开业那天,在他的劝说下,父母参加了开业典礼。那天父母穿得很正式,虽然没说什么,但对杨峰创业的态度也有了很大变化。挂彩虹门,放鞭炮……杨峰的心情特别激动,也很忐忑,餐厅开业了,终于向父母证明了自己能行。
  午餐时顾客比较多,服务员人手不够,杨峰会端菜收拾碗筷,和员工一起吃饭一起干活。他每天早晨4点钟开门,晚上10点多才回家。“其实店长比我们要小的多,他喊我们大姐。”员工王瑞凤说,别看年龄小,这个店长人特别好,中央空调是他自己站在桌子上擦的,店里的累活重活也都干,大家在一起相处得很好。
  餐厅离家只有一条路之隔,但杨峰很少回家吃饭,“在家里也没事,餐厅比较忙,我也喜欢在店里待着。”杨峰告诉记者,即使什么都不干,待在店里心里也踏实。至于未来规划,杨峰还没有想清楚,既然把餐厅开起来了,就要把这件事做好。“最重要的是学到东西,我还有太多东西不懂。”杨峰笑着说,有事做并且能做成,让父母为自己感到欣慰,是他最大的心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