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走在乡村旅游致富路上
2015年08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各级领导和狮子刘经营业户交流乡村旅游致富经验。
     本报8月12日讯(记者 王茜茜) 近年来,滨州市旅游局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乡村旅游,一手抓项目建设,推动乡村旅游实现了由点上突破到片区发展,由景区依托型到乡村旅游主导型转变,由简单的乡村游转变成享受乡村生活,在全市创建了21个省级旅游强乡镇和30个省级旅游特色村,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5万余人,上半年乡村旅游收入35.5亿元,增幅40%,真正实现了旅游脱贫,让农民走在了乡村旅游致富路上。
  “自从村里发展乡村旅游采摘活动,亩均收入比之前增加了3000元。”无棣县海丰街道大齐村村支部书记齐玉国说,2010年以前,村内种植水杏农户较多,陷入了自身竞争压价的窘迫处境,2011年引进客商收购并未改变整体局面。2013年,在无棣县旅游局、乡镇政府的支持下开始转型发展乡村旅游,并举办了第一届无棣大齐水杏采摘节,迎来了大批前来采摘的游客。目前,全村140户居民,110多户居民从事乡村旅游经营,并以合作社为平台,实行统一售票和管理模式,自4月中旬至7月中旬可实现水杏、桃、西瓜等水果持续采摘,亩均收入达到6000多元,比以前增收3000多元。合作社带动农民实现了致富,2014年和2015年,合作社独立举办了第二届和第三届采摘节。同时,在传统批售渠道的基础上,2015年,大齐村开拓电商销售平台,通过与美团网、无棣易网、无棣贴吧等网络营销平台沟通,由各电商平台利用自身优势,为大齐村量身定做了“1分钱抢购采摘门票”、“30元黄金杏采摘套票”、“亲子游园采摘”等系列产品,实现了集黄金杏在线展示、销售、统一结算为一体的网络销售,农民足不出户就可实现销售,仅五一、六一两个节点,网络订单单日采摘额均达到近万余元。
  同样,无棣县水沟村没有一分耕地,靠捕捞业、养殖业、盐业为生,近年来,水沟村以渔家乐为特色发展性乡村旅游,自5月份正式经营以来,已实现收入42万元,带动了4户村民自建“渔家乐”,并正式投入运营,可容纳150余人食宿。
  近期,国家旅游局将召开全国乡村旅游工作会议,其旅游扶贫是重要议题之一。近年来,滨州市积极探索发展旅游帮助乡村脱贫致富,出现了一批成效显著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应国家旅游局旅游扶贫工作需要,12日,中国旅游报副总编辑到滨州考察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并探索了解农民增收的道路及途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