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竞争不除实名难“实”
2015年09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冯燮
  据国家工信部规定,自9月1日起,电信行业将开始实行未实名登记办理手机卡,将会被按批次停机。26日,记者从中国移动公司枣庄分公司了解到,9月1日开始,针对未办理实名认证的手机用户,移动方面将开始办停。(《齐鲁晚报》8月29日报道)
  其实早在2010年,工信部就曾发文要求实施手机用户实名登记制度,当时就获得一片支持和叫好,谁知在实际执行中走了过场,到2012年工信部又一次强调手机实名制,结果从运营商到消费者,都不冷不热。这一次似乎从力度上,较前几次要大得多,且运营商也表了态——未实名即被停机,单从这一点上说,其威慑力足够让手机实名制有令必行。
  但是话又说回来,前几次实名不“实”,固然有监管执行乏力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参与各方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就拿运营商来说,为争抢用户不惜恶性竞争,甚至频频穿越底线,再加上手机卡的“代销制”使得运营商对下游经销户无法监管,加上利益绑定,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从消费者来说,由于对个人信息被泄漏的担忧,所以对实名制自然心有余悸。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监管部门想刚性执行,也没有多少操作性可言。手机实名制的规定也就是在这般语境下被消解的。
  那么,时至今日,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微信等类似移动互联应用异军突起,“争抢用户”的压力更是陡增。个人信息泄漏更为严重,况且银行卡实名并没有堵住电话短信诈骗的漏洞。在此情形下,运营商所承诺的“不实名便停机”是否靠得住,的确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因此,不能因为过分夸大手机实名制的作用,而对其产生依赖心理,又不可因忽视其作用而消极对抗。客观上说,要想真正做到隐私保护和通信监管两不误,不能光制定个粗略的实名制文件了事,而要更多配套政策制订与落实。否则的话,极有可能“穿新鞋走老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