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惠民兴村带头人、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曹县农民郭玉宝
研究黑小麦20年,让农民喜增收
2015年09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郭玉宝正在收晾晒的黑小麦种。
     文/片 本报记者 周千清
    通讯员 宋银生 
  黄土地种黑小麦,农民丰收乐开怀。曹县农民郭玉宝潜心研究黑小麦20年,科学定向选育出30余个新品系,总结出一整套优质黑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并形成集育种、推广、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黑小麦产业链,辐射带动4乡镇13个村的农民脱贫致富。
  因着为农民增产增收作出突出贡献。自2008年以来,郭玉宝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惠民兴村带头人、全国粮食生产大户、菏泽市第二届优秀实用人才、菏泽市优秀农村科普工作者,2014年被菏泽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今年7月,他又荣登市第二季菏泽好人榜,目前正审报山东好人。
20年痴迷研究 把黑小麦培育当成毕生事业
  郭玉宝,曹县普连集镇李楼寨村农民,中专文化,高级农民技师,曹县政协十一、十二届委员,现任曹县三宝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1983年,他考入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农学专业,此后,他一直致力于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
  1996年,郭玉宝从报纸上了解到,黑小麦富含硒、矿物质、氨基酸,具有高营养、高滋补、高免疫的功能,发展前景广阔,便决定辞职创业,专心种植黑小麦。万事开头难,从郑州引进的黑小麦品种,一茬种下来,虽说籽粒黑,但抗病抗倒伏能力太差,产量很低。面对家人的埋怨,郭玉宝没有气馁,下定决心要培育出更加成熟的黑小麦品种。
  杂交选育,不会一蹴而就,郭玉宝一开始就把黑小麦培育当成了一生的事业。在不停地交叉接种选育过程中,有时为了摆弄一个穗,不管是烈日当头,还是瓢泼大雨,郭玉宝都要趴在地里一两个小时;播种时要区分不同品系一粒粒点播,费时又费力,郭玉宝经常一个人在地里点播,一干就是一天,连饭都顾上吃;为了寻求突破,郭玉宝曾多次带着自己培育的青苗,靠孩子打工挣来的一点路费,风餐露宿,远赴山西、济南,向农科院的专家请教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几年来,郭玉宝从全国各地收集黑、蓝、白等育种材料300余份,组配杂交组合上万个,科学定向选育出30余个黑粒、矮杆、抗倒、抗病、大穗的新品系,总结出一套黑小麦高产栽培技术,黑小麦攻关田实打验收亩产637公斤。
科技兴业富农 把黑小麦种植加工做成产业
  20年间,郭玉宝靠着执着的信念,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自己的一片沃土。做为一个农民,郭玉宝致富不忘本,梦想让乡亲们插上科技的翅膀,创造更多财富,建设更美丽的家乡。
  2008年,已经是黑小麦培育专家的郭玉宝,创办了曹县三宝种植专业合作社,集黑小麦育种、推广、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辐射带动周边4处乡镇13个村的农民种植黑小麦3000多亩,年产黑小麦200万公斤。合作社开发出“鲁谷香”牌黑小麦系列产品4大类20余个单品,年加工、销售黑小麦产品194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627万元,产品远销北京、济南、郑州等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喜爱,被评为“菏泽市十大地方名优特农产品”、“百姓最喜爱的山东名优农产品”。
  对于黑小麦的未来,郭玉宝有着宏伟的发展规划,也充满期待。在年初召开的曹县两代会上,作为政协委员,郭玉宝向县政府建议动员全县农民种植黑小麦,得到了县政府和全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赞同。如果全县160万亩小麦全部改种黑小麦,产量基本上不减,但价格可以翻一番,全县每年可增收16亿元以上,如果再加工成绿色食品,增收可突破百亿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