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初步排除纱布来自术中
医患双方:拟走司法途径维护权益
2015年09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从CT片可以明显看出,在同一部位,患者8月19日(左图)出院时受伤部位还没有纱布,而9月11日(右图)再回到医院时就出现了纱布(阴影部位)。 本报记者 戚云雷 摄
     本报济南9月16日讯(记者 戚云雷) 16日本报报道了在济南打工的纪先生术后一月在未愈合的伤口中发现有纱布窜出一事。17日,济南市卫计委介入调查并组织专家组对此事进行会诊调查。调查认为,排除此“纱布”来自手术过程。
  当天下午,济南市卫计委副主任杨玉华主持调查。来自驻济省市医院的骨外科专家,对涉事病案资料、封存实物进行了历时近两小时的查验、分析。
  济南市卫计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张印戈代表专家组通报了调查结论。他说,调查结论认为,排除此“纱布”来自于手术过程。证据有四:首先,手术过程没有使用这种如此小的纱布的机会,手术中如果填塞纱布没必要剪成如此小的纱布条。其次,经查证,该手术室术前、术中、术后清点核对无误,记录明确,不存在纱布等器具数量前后不匹配的情况。再者,该院手术室骨科手术都用纱布垫,而非纱布条。最后,专家组成员在查证中发现,从患者体内取出的纱布展开后,边缘不整齐,外带“塑料薄膜”,且展开的“塑料薄膜”大小与纱布大小、面积明显不相符。而在临床实践中是不存在“塑料薄膜”情况的。 
  对此,患者方面并不认可。纪先生父子坚持认为,纱布来自于医生的疏忽。针对济南市卫计委的这一调查意见,他们称将进一步采取相应手段进行反映和维权,并愿意与院方一样走司法途径。
  杨玉华说,卫计委作为医疗机构的主管部门,当天组织的调查并非正式司法鉴定,而是行政调查。目的就是为了以公正公开的态度,了解事实真相,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鉴于今天的调查情况,我们建议医患双方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杨说。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左金良表示,当天专家组的意见是客观、公正、科学的。下一步,院方将通过司法途径,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最后,在媒体记者的见证下,医患双方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关规定,共同对此事件的核心证据“纱布”进行了封存。对于此事后续进展,本报将继续关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