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共自行车骑行体验
2015年09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9月初的一天中午,准备去朋友家吃饭,3公里的距离,走起来有点远,又没有直达公交,索性,我去单位附近的行政服务大厅用公交卡开通了公共自行车业务。
  走近大厅日照通客服22号窗口,我发现前面还有三五个人在排着队。工作人员告诉我,办卡高峰已经过去了,公共自行车系统刚上线的时候,去办理业务的人简直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
  办卡人需年龄在16周岁到65周岁,我符合!排队的时候,我先填写了一张公共自行车租车卡申请表。轮到我了,递上表格、身份证、公交卡和200元押金,不到一分钟,工作人员告诉我,办好了。临走前我突然想到,万一车丢了怎么赔偿,工作人员说,丢一辆车得赔1100元。
  拿着卡,我来到市住建局门口的公共自行车停车点,刷卡、取车。虽是第一次用,可之前就看过别人这样取过,我取得很顺手。旁边有一个竖立的机器,我刷了一下,发现可以查询站点和以前的使用记录等。
  好久没有骑自行车了,骑上去,有点回到小时候的感觉。微风拂面,我心荡漾——我这是在践行环保理念啊。十几分钟后,我就骑到了朋友所住的小区。
  也有不愉快的体验,这是雨天和烈日天带来的。日照所有的公共自行车点,都没有遮雨棚,一次雨后,我去骑车,座子上是湿的。还有一次,天气很好,太阳高照,座子坐上去烫屁股,我站着蹬了好久。前不久召开新闻发布会,称自行车质量好,没有必要设置遮雨棚,这是从自行车的角度考虑问题,若从市民的角度考虑问题,那就更好了。
  16日上午,我又去济宁路上的一个停车点骑车,发现因为没电,不能取车。走到北边山东路一处停车点,正巧有一名管理员正在抹机器上的灰尘,她告诉我,停车点都是通过旁边路灯线路供电,就是说只有在晚上才会充电。有的停车点用电过多,就会出现电用完的情况。“那边也有一个停车点没电了。”工作人员告诉我。
  为何不选择其他的方式供电呢?随着更多的市民骑用,使用频率加大,会不会有更多的停车点电不够用?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作者系本报记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