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这回还能扮演“救世主”吗
2015年09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随着困扰欧洲的难民潮持续发酵,触发这场“次生”危机的根源——叙利亚危机,重回世人视野。四年多以来,叙利亚危机已经从单一的反对派武装与巴沙尔政权的较量,逐渐衍生出一轮又一轮的危机:随着战事日趋白热化,催生出化武危机;宗教极端势力趁乱崛起,导致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恐怖主义危机。如今的难民危机,只是叙利亚问题这口旧锅里炒出来的一道新菜。
  纵观整个危机,美国等西方国家采取的依旧是老一套——高调扶植反对派。与以往略有不同的是,西方国家这次是借沙特、土耳其等中东盟友的手,在援助叙反对派。只可惜,叙反对派鱼龙混杂,事实证明他们是扶不起的阿斗。
  相比之下,在这一问题上,俄罗斯外交却做到了以不变应万变、该出手时就出手。前半句好理解,由于叙利亚在中东地缘政治中的敏感性和复杂性,俄罗斯看透了西方国家不会在叙利亚复制利比亚模式,普京也相信盟友巴沙尔不会像卡扎菲那样不堪一击。只要巴沙尔政权挺住了,接下来的事普京就好办了。
  所以,当2013年3月叙利亚战场出现化武疑云的时候,普京嗅到了机会。当时西方舆论一边倒地将矛头对准巴沙尔政权,指责叙政府军动用了化武,美国也趁势吹响了军事打击的号角。但打还是不打,奥巴马一直在纠结。吃透了奥巴马心思的普京借机出手,提出“化武换和平”的建议,这给了纠结中的奥巴马一个台阶下。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叙利亚化武外运,美国等西方国家随机失去了直接军事干预的口实。对化武危机的成功处理,让俄罗斯实现了所有利益诉求,普京真实地扮演了一次“救世主”的角色。
  而眼下,困扰欧洲的难民危机再次成为美俄围绕叙利亚问题掰手腕的着力点,对普京而言,这又是一次出手的良机。早在本月4日,普京就在俄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表示,“早料到会发生这种事”,难民潮是欧洲国家在一味追随美国的中东外交政策“必然带来的结果”。普京还大方地证实,俄罗斯确实在包括武器装备和士兵训练等方面援助叙利亚,目的是与叙政府一起打击恐怖主义。
  对此,美国等西方国家除了表达担忧、发出警告之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实质性应对举措。这反映出西方阵营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纠结,并未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发生变化。相反,肇始于叙利亚危机的难民潮,让普京抓住了美国及其盟友们在道义上的小辫子,并进一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发难。
  另外,普京手握的另一个无可争辩的干预理由是反恐。“伊斯兰国”等极端势力的崛起,也是叙利亚危机结出的苦果,美国等西方国家难辞其咎。当前,美国主导的国际联盟在打击“伊斯兰国”上不见效果,普京此时打着反恐旗号军事介入叙利亚,并呼吁更多国家加入进来,无疑是在构建自己主导的新反恐联盟,与美国叫板。
  无论是上次借化武危机出招制敌,还是这回借难民危机再度出手,普京无非是想尽可能地在叙利亚保持力量平衡,一个稳固的巴沙尔政权才是谈判桌上的筹码。15日,普京再度发声,称支持叙政府并将继续援助叙利亚。那我们就拭目以待,看他这回能否再次成功扮演“救世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