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在私董会现场探讨资本寒冬下O2O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报记者 戴伟 摄
本报济南11月1日讯(记者 李虎 韩笑) O2O烧钱厮杀的风口已过,投资人正在变得越来越谨慎,11月1日下午2点,齐鲁晚报创客团“私董会”邀请E洁洗董事长胡波、漱玉平民医药集团电商事业部总经理娄新珍、曹操送CEO魏东、店小一副总经理王德华四位嘉宾共同探寻O2O未来发展的方向。
“寒冬到来,对于我们这样的二线城市O2O创业者来说实际上是利好。”E洁洗董事长胡波认为,所谓的资本寒冬,只是投资回归理性和正常,原来的那种投资方式,只关注流量、用户数,现在投资者更加谨慎了,更加看重泡沫化不严重的二线城市,关注点回归到了O2O的盈利能力、能否改变或提供生产效率上来。
胡波坦言,二线城市的O2O先天“出身不好”,绝大部分投资人认为只有一线城市的O2O项目做大才能复制到下面的城市,其它的同类项目一般是被并购,很难得到机构投资者的直接投资。不过项目可以盈利,还是有不少投资机构找上门,想要投资,胡波因此称,能盈利的O2O还是不愁没人投资的。
作为我省医药零售连锁行业的龙头企业,漱玉平民在运作其O2O上门送药项目“优药送”时,没有选择找投资烧钱做APP进行推广,漱玉平民医药集团电商事业部总经理娄新珍介绍说,烧钱确实能在短时间内带来大量用户,但是客户粘性不足,同类的医药APP获取每个用户的花费在100元左右,投资寒冬下,这些APP的日子并不好过。
“现在消费者对互联网购买渠道已经形成了习惯,我们做O2O很看重这部分用户资源,基于实体店的运作对其进行再开发,当用户积累到一定量后,也可能会接触风投,共同出资开发这部分资源。”娄新珍说。
“其实对于二三线城市的O2O公司,融资寒冬一直都在,想要拿到投资一直都很艰难。”曹操送CEO魏东认为,现在烧钱最猛的出行、外卖、上门类的O2O,烧钱的力度急剧下降甚至已经停止了补贴,B轮后的融资基本停止了,二三线城市O2O公司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本地没有靠谱的天使投资人。
“投资者看的是企业的自我造血能力,良性发展,企业获取的收益大于成本是投资者看重的前提条件。”作为一家定位于济南本地生活领域的O2O电商平台,店小一在年初就与本地的红桥资本、省外的复兴资本有过接触。店小一副总经理王德华说,在资本寒冬下,店小一目前采取的是自营商品灵活调度获取用户的方式,加强自我造血功能,降低对融资的依赖程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