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是测算依据,不是GDP目标
国新办吹风会上,中财办副主任详解我国“十三五”规划建议
2015年11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国新办财经委副主任杨伟民谈十三五规划解读。
     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就“十三五”规划建议有关情况举行的吹风会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强调,6.5%并不是“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速的目标本身,而是制定目标的基础,未来五年的目标要到明年3月份全国人大来确定。而对于城镇化涉及的户籍制度改革会不会对城市容量造成压力,杨伟民表示,容量不是问题,利益才是关键问题。

  GDP增速目标
明年3月份确定

  针对有媒体提问,未来十三五GDP增长目标是否就是6.5%时,杨伟民回应称,这是一种测算,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翻番这个目标,前四年GDP增长是8%,如果今年增长7%左右,可能前五年大体上是增长7.8%左右。
  实现十年翻番平均增长速度要求是7.2%,因为前五年,也就是“十二五”这五年增长速度是7.8%,“十三五”期间的增长速度可能是在6.5%以上。
  杨伟民称,这是一个测算的依据,并不是一个目标。因为按照我国制定规划固定的程式,中央提出建议,最后国务院提出规划纲要,报明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相信目标肯定会充分考虑到实现翻番的要求和6.5%的底线,但是6.5%本身并不是目标,最后的目标怎么确定,还要到明年3月份确定。

7.5亿常住人口
1/3没落户

  杨伟民表示,现在的城镇化率虽然已经达到55%,但质量不高。最主要的体现在于现有的城镇7.5亿常住人口中有2.5亿左右没在城镇落户,没能在城镇享受到相应的公共服务,也没有相应的市民权利。杨伟民认为,只能到城市打工、经商、就业,但不能在城镇落户的城镇化模式在全局上制约着中国经济增长。
  对于有记者提出的城市容纳力有限,人口大规模迁入城市会不会加重城市负担压力的问题,杨伟民的回答是:“容量不是问题。”他认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各地区思想上认识不够,并牵涉到利益问题。
  “过去我们的城镇化往往是要地不要人,要土地建设指标,土地指标拿了可以挣钱,土地财政可以盖房子,可以带动增长。但是人进来以后是要提供公共服务的。这次提出来两个挂钩,一个是建设用地增量要和人口落户数量挂钩,通俗点说,人口进来多的地方,落户多了就多给你地;再有,财政转移支付要和市民化挂钩,落户多,意味着义务教育、医疗这种政府支出要多。”杨伟民说,财政转移支付和市民化挂钩,将解决利益问题。
中央与地方按税种
而非税率划分

  财税改革也是会上重点谈及的话题之一。杨伟民说,财税改革会进一步强调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的事权和支出责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要考虑税种的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过去也是实行分税制,比如增值税,中央多少、地方多少,但是未来可能会改变这种分税模式,而是中央拿什么税,地方拿什么税,省一级政府拿什么税、市县政府拿什么税,也可以说是分税制,但是按税种分,而不是按税率分,不是把税率切割几块划分税。”杨伟民介绍。
  杨伟民还表示,过去地方财力比较有限,建设相当大程度上依靠土地财政和房地产开发。而现在房地产进入到调整阶段以后,地方相应的收入大幅度减少,建设资金来源就成问题了。“所以,今后如果税种划清楚了,地方有稳定的税收了,这样就可以保障相应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同时也能够保障社会管理方面的支出,能够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
  杨伟民说,下一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具体怎么推动相应的改革,而房地产税的改革需要和整个税制的调整和改革,包括下一步深化住房制度的改革相匹配,需要统筹考虑。
      据新华社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