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孩子的贴心奶奶
王立华:体贴患儿,让他们忘掉恐惧
2015年11月10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李钢 陈晓丽
30多年前就研究儿童多动症
“我已经退休了,就想清心坐诊看病。”如今已经73岁高龄的王立华依然坚持在医院坐门诊看病。由于盛名在外,不少相关领域的机构曾以优厚的待遇邀请王立华前去坐诊,都被她婉拒了。
自从大学中医专业毕业,王立华一直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医疗工作。不同于现在各学科都有不少科研项目,早在20世纪70年代,临床医疗工作中科研项目才刚刚兴起。当身边的同事都纷纷选择感冒、肺炎等常见病申报时,王立华上报了一个当时鲜有耳闻的“儿童多动症中医辨证分型施治”。
“当时几乎没有人提这个病,从家长到医生,都觉得是孩子调皮。”王立华回忆道,“但是我在临床中已经碰到了不少病例,积累了很多材料,认为这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随后,王立华查阅了无数古代医学名著,并做了大量的医学实验,终于研制出了卓有成效的中医方药,慢慢病号也就越来越多,遍布全国各地。
王立华表示,由于社会和经济变革给人们带来一系列的精神压力,孕妇宫内、宫外环境的变化,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入学、社会就业等困难,给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带来许多心理压力,儿童精神、神经、行为疾病明显增加,多动症、抽动症已是临床常见疾病。
多动症和抽动症不能混为一谈
“从现代医学理论上看,抽动症是由于大脑中的多巴胺代谢过度旺盛所致,所以西医使用的治疗药物多属于镇定药,多动症则相反,多使用兴奋剂类药物。”王立华表示,由于这些药物通常需要长期服用,对于儿童生长发育来说,存在一定的风险。
从医50余年来,王立华始终坚持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采用中药治疗。“治疗多动症选用平衡阴阳、调节脏腑功能、养心开窍等方法;抽动症选用泻火涤痰、平肝熄风、育阴潜阳、滋水涵木、扶脾抑肝等方法。不少人将这两种病混为一谈,其实两者需要区别对待。”
多动症,是指智力正常儿童表现注意力涣散,小动作多,自控能力差,冲动、任性、幼稚,学习成绩不稳定等。而抽动症,则表现为反复不自主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肌群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多伴有行为异常。两病也可以同时存在。
“抽动症儿童临床轻重差别很大,多数轻症患者,不影响生活学习,就不必治疗,不要随意给孩子扣上‘多动’、‘抽动’的帽子。”王立华提醒道。同时,如果孩子年龄小,服药困难,还可灵活选用针对性中成药、小偏方、外敷药等,开中药剂量要小,尽量避免过于苦寒,服药时可少量多次。
“作为一名医生,需要不断学习,精于专业,才能给患儿治病,治好病。”王立华说。她至今仍坚持阅读学术文章,主持了《儿童多动症临床与实践研究》、《多发性抽动症高香草酸检测和临床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在国家及省级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著作8部。
患儿表述不清病情,医生应细心诊断
前不久,一对焦急的父母带着孩子童童(化名)从泰安赶来医院看病。提起病情,童童的妈妈就掉眼泪,因为“顽固性口腔炎”,童童已经休学1年了,到处看病就是不见好转。“就诊时孩子口唇肿裂,满口溃疡糜烂。”王立华依然记忆犹新。经过仔细观察和询问,王立华确认童童患的是抽动症,由于伴随焦虑强迫心理,不断努嘴舔舌导致出现口腔炎症。经过两个月的中医药疗法,童童的症状消失,已经回到了学校。
由于儿童有其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儿科也有“哑科”的说法,婴幼儿不会说话,即便是年长儿童也不能完善叙述病痛,这就需要医生掌握孩子特点,临床细心诊断。“要重视望诊、多观察精神状态,检查手法要轻,先听诊,再看咽部,以防哭闹带来的听诊困难,只有体贴孩子,才能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也有助于更好地诊断治疗。”王立华说道。
不仅对孩子贴心,王立华对待患儿父母也非常耐心。“孩子生病,父母一般都着急,甚至会自己吓唬自己。一定要把病情科学准确告诉患儿家长,不要给他们造成太大的压力。”就在前几天,一位农村前来就诊的患儿被当地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就诊时家长要求住院和手术,王立华进行了耐心解释,其实这是儿童常见病,服清热散结理气止痛中药就能治好,缓解了家长紧张情绪,服药后很快治愈。
“例如对于抽动症患儿来说,因为会全身不自主地抽动,甚至大声喊叫和污言秽语,会遭到周围小朋友的嘲笑排斥,多数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长期与这些孩子接触,王立华常常感到很心痛,也因此更加爱怜这群孩子,“不少家长带孩子来看病都很着急上火,我特别理解他们,但是治疗这个病,确实急不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