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电商巨头纷纷开展了“下乡刷墙”的“比赛”活动。在我省农村,个体带头、全村效仿做电商的例子层出不穷。
在菏泽市大集镇,从开始的几个人做电商,到2013年发展为2个淘宝村,2014年形成6个淘宝村,如今的准淘宝村已经达到十四五个,直接带动了大集镇近2万人从事线上销售和线下加工。随着镇上电子商务的发展,村民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双11”的消费狂欢节。
本报记者 董梦婕
“淘宝镇”一年增加
9000家网店
“双11”来临前夕,记者来到菏泽市曹县大集镇丁楼村,招聘专业客服、平面设计、网店装修等信息随处可见,作为全国知名的淘宝村,丁楼村里不乏网店营业额超千万的销售大户。
2010年,曹县大集镇丁楼村部分村民尝试开设网店销售演出服、摄影服等,看到淘宝网上开店赚钱,开网店做买卖的村民越来越多。2013年,大集镇的丁楼村、张庄村同时被授予“中国淘宝村”的称号,电子商务如星火燎原在全镇发展,如今大集镇的准淘宝村已经达到十四五个,大集镇也被授予首批中国“淘宝镇”称号。其中,丁楼村300户家庭中有280户开设淘宝网店,占全村总户数的90%以上,400户的张庄村,全村80%以上人员从事网络营销。
大集镇党委书记苏永忠介绍,大集镇主要经营秧歌服、民族表演服、摄影服、红色文化演出服、舞蹈服等。网店数已从去年的200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11000余家,在淘宝网上搜索宝贝“表演服”,出现在页面上的宝贝80%左右来自山东菏泽。2013年,大集镇淘宝产业产值近2亿元,2014年六一期间,销售额突破了3亿元,2014年全年销售额超过了5亿元。今年,仅六一期间单日峰值就达80000单,销售额突破了5亿元,电子商务在淘宝镇呈爆发式发展。
“随着淘宝村的发展,在短短两年内就形成了产业链,直接带动了大集镇近2万人从事线上销售和线下加工,这种趋势逐渐蔓延到周边四五个乡镇,带动它们跟进发展。”苏永忠说。
“双11”促销换销量
主攒人气
每年的儿童节、国庆节、元旦前后,是主营演出服饰网售的丁楼村的销售旺季,淘宝“双11”虽未赶上旺季节点,但也成为不少电商赚人气的好时机。一年一度的“双11”网络购物热潮即将到来,丁楼村一些农村电商开始摩拳擦掌参加淘宝嘉年华活动,以促销赚销量,为网店积攒人气。
10日上午,俏宝贝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安龙正在为参加“双11”淘宝嘉年华做最后的准备,他在两个淘宝店里选择了四五件服装参加此次促销,“这件演出服原价42元,活动价33元,还可以用5元红包,基本是半价销售了。”任安龙说,去年一些网店“双11”做促销攒了很多人气,所以今年他也参加了淘宝嘉年华活动,“‘双11’现在成了一个节日,对我们网商来说就是商机。”
随着淘宝镇上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村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双11”不仅是网商赚钱、赚人气的好时机,还逐渐成为一些村民的消费狂欢节。在2010年正式开网店销售演出服饰前,大集镇丁楼村侨尚服饰总经理任庆方就曾开网店代充话费,对他这个老网民来说,“双11”是不可错过的购物狂欢节,“全家的吃穿用度基本都在网上买,两个买家账号加起来有四钻了,共花了十五六万元,现在已经在购物车里收藏了一堆产品了,就等‘双11’下单。”
随着淘宝镇越来越壮大,物流业也开始迅猛发展,目前,申通、圆通、顺丰、韵达等18家物流公司驻镇设点,每天定时收发快件。“平时,丁楼村每天收两三百件快递,派发快递两三百件,基本持衡,旺季时,每天能接两三千件,派发快递量也增加几倍。”在丁楼村驻村设点的申通快递经理苏先生说,知网、用网的村民越来越多。
物流和人才 制约农村电商
虽然现在农村电商搞得如火如荼,但农村传统交易习惯固化、物流配送成本高、电商人才短缺等三大瓶颈问题制约着“村淘”的发展。
首先,农村电商挑战农村传统的交易模式,农民“触网”意识不强。
其次,物流网络不发达、配送成本高。国家统计局9月份公布的一份数据显示,农村市场中有高达六成的居民认为快递收件不方便,物流配送已成为让农村网民最“郁闷”的问题。事实上,除了中国邮政外,顺丰、四通一达等主要的快递企业的营业网点最多只建设到县城,并且县城的网点布局也不全面,有些县城没有网点。
农村电商面临的第三个瓶颈是人才缺乏。一直以来的状况是:在家的不懂,懂的在外不愿意回来,“不会”这一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电商的发展。
(宗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