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不痒
2015年11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快到‘光棍节’了,为钱包考虑,有女朋友的同志们,现在分手还来得及哦!”从马云2009年将这个节日“化腐朽为神奇”以来,变身为“剁手节”的“双十一”时至今日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人们常说七年之痒,不过,当“双十一”再度到来时,人们仍然感到一片亢奋,亢奋的电商,亢奋的“剁手党”、亢奋的快递小哥,以及同样亢奋的舆论场。
  □王昱

  有关”双十一”的“战斗”,在网络上其实早在几个周前就打响了,在各大电商的各种造势活动中,一马当先的依然是精于此道的天猫。本月初,京东向工商局实名举报天猫强迫商家在平台间二选一,面对京东的垄断指责,天猫宣传部门淡然地回应了一句“鸡实名举报了鸭,说鸭垄断了湖面”。这句睥睨四方、霸气侧漏的“神回复”,估计把其他几大电商的宣传部门都弄蒙了,原来掐架可以这么玩!于是纷纷改文案、修策划,各种神创意层出不穷。
  苏宁打出了“平京战役(踏平京东)”的口号,而京东的宣传火药味也不遑多让:“说一千道一万,策马扬鞭下江南;不要哭不要喊,不服咱就敞开干;瞧一瞧看一看,小猫小苏靠边站!”难怪《人民日报》的微信公众号“侠客岛”都忍不住出言讽刺:“革命豪情赛过天,满腔都是‘两块钱你也买不着吃亏两块钱你也买不了上当’的热血。”
  商家如此卖力的互掐,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双十一”对于电商们是至关重要的。其实何止是对于电商,“双十一”对于当下增速放缓的中国经济来说,似乎是一根“救命稻草”。据报道,今年“双十一”当天,阿里巴巴旗下各平台总交易额达到912.17亿元人民币。FT中文网评论称:从整体市场来看,在中国经济下行之际,电商消费是一片惨绿数据中的亮点。
  与外媒的“怪话”相比,国内媒体的角度显然乐观得多,环球时报就在其社论中豪言:“‘双十一’是中国近年来‘最成功’的节日。它把中国最草根、也最‘土豪’的事物纠集在一起,创造出最高大上的互联网商业奇迹,在世界范围内振聋发聩。”
  不过,也并非所有的媒体都只看到了“双十一”的光明面,《北京青年报》在今年“双十一”来临之际就把镜头对准了贷款消费的在京大学生群体,称部分学生为了“任性”血拼,不仅办理了银行信用卡,还在网上注册了各类消费信贷平台账号,有学生每月的生活费几乎都用来还款。该报认为虽然网贷消费颇受大学生欢迎,但身为学生,贷款消费依然是不值得提倡的。
  在引发读者的一轮热评之余,这则评论也给身处狂欢中的人们提了醒——难道当下中国,为“双十一”而头脑过热的仅仅只有大学生吗?《燕赵都市报》在其一篇名为《“双十一”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的评论中,就把矛头指向了电商的过度营销,“在一个商业文化越来越发达的社会,以‘双十一’为噱头制造出消费刺激点,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现代商业文明中,另一个同样不能忽视的特质是,它的打开方式应该是文明的。具体说来,它的‘烧钱’应该是遵循着正常的市场逻辑,而不是落于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中。”
  而新华网的评论《理性消费,别只在“双十一”喊喊!》则把关注点指向了管不住自己的“剁手党”们:“不仅仅是在购物狂欢节,在日常生活中,各种不理性的消费比比皆是……不在乎商品的实际价值,而更多追求商品象征意义的‘符号消费’成为潮流。当人们不顾自身经济条件盲目消费时,这种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就会纵容以‘物质至上’为核心的奢侈浪费社会风气。”
  其实,无论是追问电商,还是告诫消费者,都不过是重弹历年“双十一”的老调,无论舆论怎么说,电商们依然各种撕,消费者依然买买买。相比之下,财经专栏作家吴晓波算得上唱出了新声者,当国内为“双十一”打得头破血流时,人家却跑到“东瀛”去看了枫叶。在其微信文章中,吴发出了一句冷冷的追问,我们真的还需要“双十一”吗?文章指出,在电商卖力营销、越发致力于煽动消费者不冷静情绪的背后,推动“双十一”动力已然不足。其创设的很多初衷及条件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赶羊式的营销运动已经不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商家在拼价血战中的获利模式始终没有形成。吴晓波最终大胆断言:今年的11月11日仍将纪录迭出,烟花满天,但也可能是“双十一”的最后一战了。
  这个预言,与马云在今年“双十一”晚会上“‘双十一’还要办93年”的口号相差如此之大,很难说到底谁是谁非,就像七年之前,几乎没有人能预见到今天的情景。或许恰如《钱江晚报》评论员刘雪松所说的,“双十一”的未来如何,取决于今后的行动,“‘双十一’只要发展,就不会发痒。只要创新,就没有闭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