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米《古文观止》长卷惊世骇俗
书法家董复昶印象
2015年11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董复昶的作品
     □陈莹 

  长清区书法家董复昶近日喜获殊荣,其小楷书法长卷《古文观止》被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组委会授予“中国现代书法艺术国宝奖”,董复昶本人亦获“中国书法艺术终身成就奖”。 
  董复昶,1938年出生,1961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学院,退休前系长清区成人中专的高级讲师。几十年来,他舌耕、笔耕两不误,教书育人与墨海畅游相得益彰,于桑榆之年修得正果,成为闻名遐迩的书法大家。 
  自幼酷爱书法的董复昶,在临近退休之时,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宏大的创作蓝图——走前人未走过的路,用小楷书写一部卷帙浩瀚的中国古典文化长卷。几经斟酌,他选中了《古文观止》。此书选文,跨度上自周秦,下至明代,名家荟萃,杰作如云,竖排版线装本足有4厘米厚。在《古文观止》小楷的书写过程中,董复昶远离喧嚣,静坐书斋,凝神静气,呕心沥血,用笔数十支,耗纸两吨余。创作始于1997年,完成于2000年,耗时近三年,完成的作品装裱后长达80米,被专家赞誉“小楷长卷惊世骇俗,文化工程海内奇观”。
  凡是见过《董复昶书法选》一书的读者,莫不佩服之至。这部由大中华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书法集,收录了董复昶先生创作的《古文观止》小楷长卷全部内容,包括222篇正文,以及序言、目录、出处、文题等,共计113493字。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沈鹏为该书题写书名,书法名家刘炳森为之作序。
  多年的书艺生涯,董复昶遍尝艰辛。普通的小楷只有一平方厘米左右,而毛笔的活动范围有限,如何驾驭这支笔是写好小楷的先决条件。另外,书写时必须凝神静气,就像打靶瞄准一般,心躁气浮是不可能写好的。正如欧阳修在《跋茶录》中所说:“善为书者以真楷为难,而真楷以小楷为难。”董复昶用小楷书写过数不清的文化经典,在笔法、章法、用墨诸方面下了铁杵磨针之功。《诗经》、《论语》、《道德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唐诗三百首》、《红楼梦诗词曲赋》等等,都被他揣摩得烂熟。六千余字的《孙子兵法》就写了十来遍,《离骚》和《孔雀东南飞》两首长诗,竟写过二十多遍。他已经完成的小楷作品接近300万字,令人叹为观止。
  有人说,行草书展现的是情绪,而小楷表达的是思考。通观董复昶的小楷作品,用笔圆润、娟秀、挺拔、规整,文字的排列形式为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等距,给人以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结字的宽窄、长短和欹正有所变化,结合用笔的适度夸张,以及书写节奏的微妙调整,每一行字又显得错落有致,神采飞扬,一改楷书易犯的呆板拘谨、单调乏味毛病。有的作品行距相等而字距不同,因字赋形,笔法多变,形似随意而终归和谐统一,静中有动,字中融情,古拙质朴,松弛洒脱,雅静舒灵,颇具趣味。 
  董复昶认为,小楷作品最适合以册页、手卷、扇面及小屏条来表现,大可不必追求展厅效果。他十分注重小楷的小品性、精品性,在形式及作品的章法、气息上作了相应调整,着力表现在“小”的框架内所蕴涵的丰富多姿乃至峥嵘之象。赏玩他的手卷和册页作品,如品佳茗,沁人心脾。 
  刘炳森这样评价董复昶的小楷:“董复昶先生的作品,洋溢着文人浓厚的书卷气息,这是其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有颇深理解所致。事实上,他稳健笃实的书风,淡泊宁静的心境,是他方正人品和不为功利的品质以及发展民族文化精神的自然流露,也印证了他治学风范的严谨。董复昶先生几十年来,静坐书斋,以非凡的毅力书写长卷,对书法特别是对小楷的研习,千锤百炼精益求精,几达登峰造极之境。其态度是令人敬仰的,书艺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董复昶旷日持久创作,夜以继日努力,吃尽了苦头,也享受到了幸福。问及他在书法创作中经历的酸甜苦辣,已满77周岁的董复昶用诗一般的语言回应:“古稀筑梦,矢志弥坚,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书艺终身事,奋斗有余生;不慕闻达久,只求艺有成。”

《长清名家》栏目欢迎投稿
  读者朋友:
  本报推出《长清名家》栏目,全面介绍长清本地籍书画美术名流、文化收藏大家、艺术创新人士的艺术特色和作品风采。请读者推荐名家,也可以向我们投稿。投稿电子邮箱为:qlwbjrcq@163.com。本栏目由济南和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全权代理并发布。联系电话为:15706411177(工作时间),联系人:于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