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葱”成全国农交会大明星
农产品“章丘造”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2015年11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章丘大葱闪耀在镁光灯下
     11月7日,第13届中国福州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福建福州开幕,高233厘米、葱白长度130.5厘米的“状元葱”成为农交会的明星,吸引国内外宾客试与章丘大葱比身高。
  “状元葱”引领,汇友核桃、黉塘岭黄金梨、晶荣调味品、青石山杂粮等众多“章丘造”地方特产齐聚全国农交会,叫响章丘品牌,展现章丘特色农业、精致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成果。

  本报记者 邢振宇
通讯员 厉晓伟       
“状元葱”亮相
引来万众瞩目

  开幕式当天上午,章丘农产品展区迎来一位贵客,斯洛文尼亚副总理兼农业、林业和食品部部长日丹被高过人头的“神奇蔬菜”惊呆了,感觉难以置信。而来自徐州的刘先生直言,“这不是大葱,这明明是葱树。这是传统传承和技术攻坚的完美结合。”
  在农交会大葱展台前,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游客自拍玩得嗨,大葱是主角,客商对大葱也是青睐有加,咨询大葱规模、品质、价格等信息,来自全国的各家媒体纷纷聚焦章丘大葱,对大葱格外关爱。“惊奇”成为所有初见者对章丘大葱的最深刻印象。“葱高、白长、脆嫩、味甜”的章丘大葱是章丘农业的重要地理标志和珍贵历史文化名片,伴随大葱品牌形象不断树立,章丘走出一条别具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
  目前,章丘大葱种植总面积达到12万亩,年产量达到50万吨,从业人员达到了10万人以上,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章丘大葱的品牌价值也由2009年的22.74亿元,增加到现在的30.6亿元。2014年,章丘大葱荣获山东省省长质量奖,成为第一批获评省长质量奖的农业项目之一。
章丘大葱缘何
能成“大明星”

  章丘大葱知名度的提升,与其自身的优良品质与质量安全的保证密不可分。源头上抓安全,从播种到收获,均严格按照无公害、有机、绿色食品的省、市、地方标准,实现良种选育、育苗移栽、生长收获、包装销售的全程质量控制;上市大葱质量安全可追溯,推出带有章丘大葱产地身份证明的二维码标示,只有本地生长的、经章丘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检测安全的大葱,才有资格获得这个“身份证”,消费者只需拿出手机一扫二维码,大葱生产地块负责人、收货日期、农残检测结果等基本信息便可一目了然;设立“百脉泉”公用品牌、每年开展大葱状元评选、推动章丘大葱与全聚德集团的战略合作、建设大葱文化产业园等进一步推动大葱产业发展。
  科技突破与葱农保障促章丘大葱产业化经营走上康庄大道。该市先后投入1500万元,实施大葱科技项目,促进大葱品质的进一步提升;树立品质导向,在今年的大葱状元评选中,评选体系不只求“高度”,品质更是考量的重要因素;为杜绝“葱贱”伤农,该市推进实施大葱目标价格保险,增强葱农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一棵葱引发
一批“章丘造”

  章丘大葱的发展模式为其他农产品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汇友核桃、晶荣调味品、青石山杂粮、辛寨鲍芹、龙山小米等章丘知名农产品在市场中闯出了一片天地。
  在农交会黉塘岭昊霖生态园展台上展示了一个重达5.2斤的黄金梨,个头比一只足球还要大。说起他的水果,张庆荣骄傲地侃侃而谈,“我的种植理念是重质量轻数量,因此在种植过程中一定要付出比别人多一倍的努力,吃比别人多一倍的苦,才会得到更优质的水果。”追求农产品的优良品质是张庆荣们秉持的价值观。
  秉承顶层设计理念,坚持由政府主导确定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目标,科学规划引领发展。按照南部山区、中部平原、北部滩区“三个三分之一”的地貌特点和产业基础,推行“一园三片三带”发展规划,农产品规模得到膨胀发展,农业市场主体不断涌现,有力激发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活力。
  品牌建设激发农业效益优势,百脉泉、锦屏山、绣惠、万新、牛一、华宝等品牌在市场打响,受到社会广泛认可。“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200多个,先后有9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并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数量和质量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章丘大葱、明水香稻、龙山小米、明水白莲藕、鲍家芹菜、曹范核桃、赵八洞香椿7个产品荣获全国知名农特产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