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头挑子:一个时代的记忆
2015年11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曰章
   
  以前有句俗语叫“剃头挑子一头热”,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是咋回事了,别说是十多岁的孩子,就是三十岁以下的一些人恐怕都没有见过真正的剃头挑子,搞不明白为啥说“一头热”。想起这个话题还是源于儿子去剃头回来,爷儿俩对话之余不自觉地勾起了对童年时代剃头的一些零散记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前的人都经历过剃头挑子,对此熟悉得很,而我所居农村的人理发全是靠剃头挑子。理发的师傅不是每个村子都有,小村三五个村子才有一个师傅,而大村子比较幸运,或许会有两三个师傅。大多都是挑着担子去走街串巷招揽生意。如果在村子里两个理发师傅碰面了,其中一个选择离开,记忆中从来就没有见过两个理发师傅在一起并排或错开位置理过发,或许是不争抢生意的缘故吧,反正到现在也没有搞明白是咋回事。
  据史料记载,剃头挑子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源于清初颁布的剃发令。清廷为了维护本民族的利益和习惯,以满族发式及服饰进行强制性全国统一,所以剃发易服成为归顺清廷的象征。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前剃发表归顺之心。清军入关后颁布了强制剃发的命令,而遭到汉人的全面抵制,清军为了缓解矛盾,只好暂缓剃发令,天下臣民照旧束发。顺治二年(1645年)多尔衮为了稳定大局,深知“毛发受之父母,不能强求”的道理,尊重汉人的选择,做出了不许再强制剃发易服的决定,剃发令名存实亡。
  其实那时候理发不叫理发,俗称叫剃头(刮刀刮)或剪头(剪子剪),后来又发展到用手推子来慢慢地理。理发师傅的全部家当就在一担挑上,一头是暖暖的煤炉,上面是铝制脸盆,主要是烧热水用于顾客洗头。另一头是木制的货架,上面挂着磨刀的牛皮条和一面小铜锣(或铁条),货架支柱中间夹着两个一大一小用线串起来的兀扎,下面则是三层或四层的抽屉盒。抽屉的第一层是装钱的,二层以下有毛巾、理发布、推子、剪子、刮胡刀、肥皂、梳子等。同时抽屉盒也是理发客人的板凳,再加上一个布垫也很舒适。
  原先的推子都是手动的,用起来需要看师傅的技术,熟练的既快又舒服,不熟练的可能会因为推子夹住头发拽得头皮发疼。熟练的理发师傅对付爱哭的小孩子有技巧,往往提前准备好小玩具拨浪鼓,需要哄孩子时及时递上,效果一般都不错。理发师傅干长了也有了自己的经验,比如哪个村子什么时候去的?什么时候又该去了?不用叫也不用打招呼,只要到了时候就主动来了,村子里的大人和孩子也随着养成了习惯。
  那时理发的样式只有平头、分头和光头三种,平头一般是中年人和孩子,可以说是大众头型;分头一般是小青年,是比较时髦的头型,流行了一段时间;光头一般就是老年和部分中年人了,除了喜欢外就是图省时间打理。师傅理平头用推子,光头用刮刀,而分头最麻烦,推子剪子都要有所体现。当然剪子是梳齿剪,就如同木梳样式,主要是对头发厚密的地方打稀,好分头梳理。
  记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早晨,大约八九点钟的样子,已经上初中的我听到大街上“当啷、当啷、当啷”的响声(一般称为唤头),立即跟父亲要了钱,跑到大街上去理发。就在村子中间的大槐树下理发的师傅正在给邻家叔叔理发,我就坐在一边的石头上观看。
  听着师傅手中理发推子像推土机一样“咯叽咯叽”掠过的地方,头发顺着推子倒下来,然后翻滚着再从理发的白布上趟过一溜痕迹后落到了地上。望着师傅麻利的动作,弯腰转动的身体,频频遗落的断发星星点点地在理发师傅和邻家叔叔的身边布局成了一个大大的圆圈。一会儿的功夫,被推子理断的发丝全部落下,师傅解开白布抖抖,接着又铺衬到了邻家叔叔的脖子上。接着是在胡须上及嘴角和鼻翼周边抹上白乎乎的东西,似洗衣后的浓浓的泡沫,又似一层白白的雪霜,或许是以前没有关注过的缘故觉得很好玩。只见师傅拿起刮刀在牛皮磨布上“刷、刷、刷”几下,然后亮着明晃晃的利刃放在了邻家叔叔的嘴角边,“刷、刷、刷”又是几下的简单而又轻巧的动作,胡须亲着泡沫被无情地甩在了地下。
  看着邻家叔叔理发后精神的样子,貌似变了一个人,不由得惹得俺心里也想刮刮胡子,刚说出这个想法就被师傅拿下:“臭小子,小毛孩刮什么胡子呀,长起来了吗?来,坐下理发……”
  时间过得好快啊,一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想当年懵懵懂懂的我也需要天天刮胡子了。可惜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理发门头逐步成熟和扩展,剃头挑子再也见不到了。遗憾的是当年没有记住理发师傅的名字,也不知师傅还在不在?如果还在的话,年龄应该在八十岁左右吧,估计理发肯定是干不了了,或许和我一样只能沉浸在以前的回忆之中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