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奶奶爱剪纸
2015年11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陈亮

  奶奶已是耄耋之年的高龄老人,虽然裹着小脚,也从未进过学堂,斗大的字不识一升,但她生性聪颖,善学好动,自幼练就了一门剪纸技艺。
  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若是谁家逢个乔迁嫁娶的喜事,都少不了要用剪纸来衬托喜庆场面,那时候的奶奶可是十里八村的精巧人,不仅会做面塑,还会剪纸。凡是主家有什么要求,奶奶都会根据主家意愿随即发挥,倾情献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乡间艺人。也因此,大家私下里还给奶奶取了个绰号“金剪刀”。尤其是摊上村子里谁家嫁女或娶媳妇,奶奶可成了十足的香饽饽,每次剪纸时,村子里的婆姨女子就都围拢着奶奶边啧啧称赞边旁观盘问,虚心请教,偷经学艺。
  只见一把普通的剪刀,一张普通的彩纸,在奶奶手里经过翻转、挪移、折叠、裁切、剪刻等环节,如变戏法一样,“咔嚓咔嚓”左拐右旋一番下来,人物、动物、植物、器物等各种各样的吉祥图案和花纹很快就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每一次剪纸结束时,大家都急切地想一看究竟,等待着奶奶将折叠各异的彩色剪纸展开。只是每一次的花形和剪法不同,展现给大家的也是不同的惊喜,双龙戏珠、鸳鸯戏水、龙凤呈祥、金鸡报晓、鱼跃龙门、金雀啼鸣……这些剪纸寄寓吉祥如意,既辟邪,又喜庆。
  如今的社会早已不时兴婚房剪纸了,就连过年,喜庆的年画和工艺饰品也随之代替了过去的剪纸工艺。可随着年岁的增长,奶奶却并没有将自己的剪纸技艺放弃。每逢年关,奶奶都会根据年份剪出与当年相对应的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即使平日里,奶奶没事了就会坐在太阳底下边享受着阳光的沐浴边剪起她的纸花来。
  剪纸是门艺术,也算是脑力劳动和肩肘运动的结合。所以奶奶一向身体健康,虽然如今已是耄耋之年,可依然耳清目明,心性坦然,且没一点痴呆倾向,这些也许都是奶奶陶醉在她的艺术世界里的结果。
  每每走进奶奶的卧室,就好比来到了艺术的殿堂。少数上了年纪的人还常向奶奶索要一些诸如虎头、猫头、公鸡、熊猫之类的图案,用来给小孩子做布鞋上绣花的图案。每每见有人来相求,奶奶就乐得合不拢嘴,拿起久违的剪刀倾情献艺。在奶奶看来,这才是她的最大幸福,为别人剪纸才是她人生最为得意的时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