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忽视流量的公共属性
2015年11月19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移动互联时代,没有流量寸步难行,流量跑得太快触目惊心。三大运营商的回应虽然掷地有声,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仍然让人觉得有些苍白无力。消费者只能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悲痛心情下,等待着下一次流量飞逝的狂欢。
随着移动互联网络和终端的不断升级,“互联网+”的整体推进必将越来越依托于移动互联,可以预见未来绝大多数消费者对于手机流量的消耗都将呈几何级数增长,不管流量该如何定性,都将会成为与很多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甚至会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也就是说,流量将会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带着某些公共物品的特征。
关于公共物品过度市场化的问题,我们已经有过一些教训了,在医疗、教育、住房等领域都有所体现,如以药养医、教育产业化、土地财政等,留下很多后遗症。公共物品的过度市场化,将会带给人们长期的困扰。如果忽视流量的公共属性,不仅会造成移动互联时代信息分配和占有的不公,让数字鸿沟扩大化,还有可能导致运营商或者其他市场主体通过流量绑架公共利益,损害公众合法权益。
加强对运营商的监管是移动互联时代的必然趋势,当移动互联网络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必须要运用有形之手遏制运营商的逐利冲动,确保公共利益不被侵犯。对于近期发生的一系列流量罗生门事件,监管部门应该有所作为,切实督促运营商彻查问题。此外,政府有关部门还应该不断增加流量供给,加大移动互联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让公众在流量问题上不再唯运营商马首是瞻。(摘自《法制日报》,作者杜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