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户”不只是差一个户口
2015年11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生育首先是公民的权利,尽管目前还受政策的限制,但不能因此就把人当工具看。相关部门如果还是单纯地从经济角度审视人口和户籍政策,一旦将来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或许还会摇摆不定。
  据媒体报道,公安部日前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全国无户籍人口的户口登记问题。当前,无户籍人口众多,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这次只有从归还权利的角度深化改革,把问题纳入法治轨道,公平正义的阳光才有可能普照“黑户”。
  据说目前各地无户籍人口共有1300万人,社会上俗称为“黑户”,其中大多数是因为父母违反计生政策而无法落户的。从法律层面讲,计生“黑户”原本就不应该出现。根据户口登记条例,户口登记机关应该对出生的中国公民予以登记,无附加条件。针对超计划生育的婴儿落户问题,地方自行设立的限制规定和法规,实际上都是法外施罚,违法行政。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原国家计生委、公安部就联合下文,禁止将计生证明、超生罚款与户口登记捆绑。但是,在很多地方,户籍管理和计生政策“搭车捆绑”已成惯例,新生儿落户要求提供计生证明,不交社会抚养费就不给超计划生育婴儿落户。因为部门利益的驱动和地方官员的默许,这种违法的落户政策屡禁不止,制造了庞大的“黑户”群体。
  户籍制度是我国进行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如果一个人从出生就成为“黑户”,那么他作为公民应该享有的各项权利都很难得到保障,上学、出行、就业、结婚等都将面临许多问题。本报曾经报道过,济南市民于某因为父母当初未婚生育,致使自己过了32年的“黑户”生活,没有户口就办不了其他证件,在“实名制”不断普及的社会里,她只能像野草一样艰难生存。幸运的是,济南市在去年施行了“户籍新政”,让于某拿到了户口本,避免了“黑户”的代代相传。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此后很多地方都调整了落户政策,现在仍然坚持落户与计生挂钩的也只有极少数省市。公安部这次再从顶层发力,彻底解决“黑户”问题应该不会有太大阻力。在众多“黑户”即将迎来光明的时候,相关部门也应当对之前的人口和户籍政策加以反思,如此才能真正纠偏。
  当前,老龄化不断加重,人口红利正在丧失,很多人生育二胎的意愿也不强烈。有人分析,也许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年轻且庞大的“黑户”群体才得到了重视,只有给他们落了户口,避免他们的子女成为“黑二代”,才能鼓励他们生育。这可能是一个比较现实的考量,但是如果以此为出发点修改政策,就太功利了。无论是只能生一个,还是全面放开二胎,生育首先是公民的权利,尽管目前还受政策的限制,但不能因此就把人当工具看。让生育的权利逐渐回归家庭,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相关部门如果还是单纯地从经济角度审视人口和户籍政策,一旦将来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或许还会摇摆不定。
  “十三五”期间,要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全面小康,补齐短板是重中之重。为此,那些权利受损且被长期忽视的弱势群体,应该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照,从而消除身份差别,实现权利平等。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应当以此为出发点,公众评判公共政策也当以此为标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