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雪玩坏又何妨
2015年11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崔滨

  小雪节气里,一场大雪普降山东。暌违已久的雪花,造成高速封闭,出行湿滑和气温骤降等诸多不便,却也难得地带来了大家的好心情,披风冲雪地出门赏玩。于是,在昨天的本报官方微博、微信和壹点客户端上,以及各位的朋友圈里,到处都被堆雪人、打雪仗、雪中作画、秀恩爱、晒孩子、神创意刷屏,大有把雪玩坏的气势。即便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如此阵仗似乎也有些小题大做的意思,不就一场突来的急雪吗,至于吗?
  不过,想想最近一段时间里,雾霾锁城,车堵成龙。每天都生活在滞涩浑浊的空气里,十天半月难得见一回太阳,上班回家的路上到处拥堵缓慢,心情早已沉到担忧焦躁的谷底。现在好容易一场劲风,吹走尘霾;一场足雪,万物银装,怎么都是天赐的转换视野、调节心情的好机会。
  就像天气永远是最好的社交话题,四季更迭,风雨雪雾,也从来都是自然赐予我们的珍贵启示,感召我们在风物变幻冷暖轮回中体悟社会与人生。所以,我们看到汉代人以“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这般以雪比心的歌谣里讽喻爱情;唐朝人在“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的豪迈里展露雄壮的家国情怀;而到了宋人,曲词中“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的雅致品位,则流露出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情怀。哪怕是以笔为枪横眉冷对的鲁迅,也不吝惜用行文优美的散文诗,用蓬勃奋飞、灿灿生光的雪,承载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这本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具备的以雪观心的技能,只是在如今节奏越来越快、空调越来越强、汽车越来越多的现代生活里,很多人已经像养在写字楼、空调房笼中的宠物鸟,连去郊外野游、到公园赏花都成了奢侈,更别提从季节变换里感悟人生,于雨雪扑面中获取生命能量了。
  所以,无需对朋友圈里的把雪玩坏大惊小怪,在这个日益被手机屏幕俘获双眼,被水泥森林禁锢双脚的现代城市里,我们能被一场急雪唤起心底冶游赏玩的情绪,能用心去不畏寒冷堆一个雪人,不辞奔跑打一场雪仗,在风雪扑面的街头感慨快递员和清洁工的不易,在靠风治霾、以雪净化的局面里思考环境保护的迫切,已然是难能可贵。
  早在互联网时代之前,美国哲学家阿瑟·丹托就担忧过“艺术的终结”,认为愈加繁忙的生活节奏、愈发功利混杂的生活情绪,已经破坏了艺术的情趣与美好;现在看,网络社交、互联网生活的深度介入,大有连原本丰富的日常生活感受都接管隔绝的态势。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一场大雪能让我们从日渐沉迷的各种屏幕中抬起头来,走进呼啸的飞雪,找回片刻用身心感受自然之美的愉悦,即便把雪玩坏又能如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