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康复机构面临重重生存压力
场地受限师资短缺很差钱
2015年12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2月2日,在育红聋儿学校,孩子们和老师在做交流。 本报记者 马志勇 摄
     本报12月2日讯(记者 李榕) 12月3日是第23个“国际残疾人日”。12月2日,市政协副主席王惠萍、市残联理事长张莉一行10余人走访德州三家民营康复机构。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共有23家残疾儿童康复准入机构,其中民营康复机构不足10家,虽有政府及爱心人士的帮扶,但由于收入来源单一且成本开支压力大,民营康复机构仍面临场地受限、师资短缺、“亏本”经营等境况。
  12月2日上午10时许,在德州市大学路德州市育红聋儿语训中心,10多名正在表演话剧《拔萝卜》的孩子,无一例外地戴着助听设备。“你需要夸张地张大嘴巴作出说话的口型,把手放在孩子喉结上感受孩子声带的颤动。用这种最原始的方式,让一个聋儿主动说出话来,实在是太难了。”创办于1999年的德州市育红聋儿语训中心,是德州市最早的民办聋儿康复训练机构。谈起学校所走过的16年多的历程,这位有着多年打拼经验、精明干练的女强人刘玉红连声感叹:难!难!难!“在刚开始的那几年,搬家是常有的事情,房租高的租不起,地方偏的平房,学生来回不方便,16年搬家6次。”
  由于德州的民营康复机构单一依靠服务收费,往往容易导致资金运作困难。并由此导致场地不足,康复师工资偏低,康复服务质量水平低等问题。禹城市的童萌康复中心负责人孙安静称,她每年的运营亏损六七万元,如果不是有政府及爱心人士的慰问金,恐怕早就撑不住了。
  师资队伍不稳也是民营康复机构创办者为之头疼的大问题。一方面是懂技术有经验的很难招,人才市场上招不到;另一方面是好不容易培养出来,待遇不高难留住。“康复师和学生的比例高达1:2,薪水虽普遍在2000元以上,但国内各大、中学校很少有开设这类专业,很难招到现成人才。在小县城,生活老师的月工资涨到3000元都没人干。”孙安静说。
  记者调查发现,全市近10家民营康复机构普遍存在差钱的问题。这些机构多设在老旧的居民楼或废弃厂房内,开办规模也都不大,招收的学生从10来人到50人不等。也由此带来了师资短缺、场地受限等连锁反应。对此,业内人士呼吁政府将此类机构的发展和相关人才的培养纳入政策扶持范围,让更多残疾儿童能得到应有的康复训练服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