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转型引来“新资源”
邹城民营经济、重大项目成转型升级“大引擎”
2015年12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泰山玻璃纤维邹城有限公司亿米电子布生产现场。  吕卫锋 摄
     依仗煤炭地质总储量41亿吨(约占山东省已探明储量的17.22%)这一得天独厚优势,在煤炭“黄金十年”里,邹城长期占据全国百强县前列,并充当济宁县域经济领头羊角色。然而,当资源型经济发展至新常态,煤炭行业出现整体下滑,邹城经济却依然保持快速发展。这得益于一批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项目,推动邹城这一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黄广华    

  民营经济技术革新
成转型“主力军”

  12月1日下午,山东金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内,一台由德国进口的砂型3D打印机正在工作。“原来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制作出来的铸造模型现在只需要20个小时就能打印出砂型。”公司副总经理姜永涛告诉记者,金鼎实业是有着30余年历史的传统铸造企业,因最初生产铁锅被称为“锅厂”。去年以来,通过彻底的技术革新,年生产能力由原来的1万吨提升到8万吨,生产的汽车、机械和风力发电等行业的配套零部件,70%左右出口到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实现跨越转型。
  金鼎实业是邹城实施退城进园,支持民营经济迅速膨胀壮大、转型发展的示范项目之一,也是邹城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2014年,邹城成为全省县域科学发展民营经济类试点县市,这一年该市民营经济户数达到4.77万,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主力军”。
  “这既是我们的差距,但也是我们的潜力,是邹城在转型中必须要干、必须要干好的事情。”邹城市委书记张胜明表示,邹城把突破民营经济作为加速转型跨越、振兴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贵等瓶颈问题,打破常规、放权服务,释放民营经济发展空间。
传统产业提升改造
新兴产业培植壮大

  “邹城市通过一手抓传统优势产业提升改造,一手抓战略新兴产业的培植壮大,变一业独大为多业并举,在产业升级中推动了资源型城市向现代工业城市的转型。”邹城市委副书记、市长谢成海说,项目是经济建设的载体,更是转型跨越的支撑。
  1日上午,山东圣琪生物有限公司的包装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将包装好的酵母装车,这批货将发往日本、韩国。圣琪生物的营销总监毕胜告诉记者,该公司自2013年迁入新址以来,已经发展成行业内亚洲第二大企业。
  记者采访中注意到,这家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生物高新科技公司的股东是山东宏河矿业集团和山东里彦发电有限公司两大资源型企业。
  资源型企业转型升级和资源型城市转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被称为“宏河现象”的圣琪生物是作为邹城资源城市转型的又一代表。近年来,邹城市正在走出一条依托重大项目带动,不断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邹城有关负责人表示,邹城通过高新技术大项目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端制造业,延伸产业链。一个个承载转型重任的大项目快速崛起,成为邹城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