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追缴,只为淘汰一辆黄标车
这也是济南首起跨省追缴案例,年底前要淘汰全部黄标车
2015年12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追缴小组工作人员从江苏取回黄标车车牌。
     2014年,济南市出台“十大行动”防治大气污染,其中就包括2015年年底前完成黄标车淘汰工作。然而,让黄标车远离市区容易,但让黄标车报废处理却很难。11月29日,为了办事处29辆黄标车中最后一辆还没淘汰的黄标车,济南二七新村街道办联合济南市中交警辗转奔赴千里,在江苏宜兴将一辆济南牌照的黄标车成功追缴,这也是济南市首起跨省追缴淘汰黄标车的案例。

  本报记者 王兴飞 王倩                
辖区29辆黄标车,只剩一辆没淘汰
  1994年在济南挂牌登记的鲁AD2302是一辆普桑轿车,当时这辆进口轿车20多万元,如今这辆车已成为黄标车。当时车主使用济南市暂住证办理登记,现在车主已迁居外省联系不上。这也是济南二七新村街道办事处辖区黄标车淘汰治理任务中,最后一辆在册的黄标车,另外28辆已经全部淘汰。如何淘汰这辆黄标车,成了市中交警和二七新村街道办面临的麻烦事。
  借助公安户籍系统、公安数据云平台、驾驶员关联、违法记录检索等途径,最终锁定了车主、车辆的所在地——千里之外的江苏宜兴。
  11月28日一早,市中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李启升、二七新村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高保胜、市中交警大队大观中队教导员毛旭东3人开启了这辆黄标车的千里追缴之旅。
  到达宜兴辗转4小时后,追缴组在宜兴市周铁镇,最终找到了车号为鲁AD2302的车主陆某,最终争取到陆某对淘汰工作的配合。主动交出了车辆的号牌和车辆的相关证件后,陆某又犯难了。
  陆某称,自己是车辆的现在所有人,但该车原车主并不是自己。没有原车主签字,这辆黄标车就不能彻底淘汰。
  下午5点多,追缴组的工作人员再次启程,经过多方打听,最终找到宜兴周铁镇王茂村原车主俞某家中,但家人声称俞某并不在家。
  11月29日上午,工作组一行再次赶到俞某家中,俞某的家人表现出抵触的心理。经过做工作,下午一点多,在家人的联系下,原车主俞某才出现,对接办理了黄标车灭失手续。
  工作组一行历时3天,行程1500余公里,终于将鲁AD2302成功追缴。这辆黄标车至此终于走完了淘汰之路,这也是济南市首起跨省成功追缴、淘汰黄标车的案例。

41辆黄标车启动跨省市追缴
  济南市交警支队市中交警大队大队长田志国介绍,黄标车的淘汰工作由公安部门牵头多个单位执行,没有硬性的强制淘汰规定,每一辆黄标车的淘汰报废都不是一件轻快活。黄标车淘汰执法工作环境复杂、局部矛盾突出,不少车主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
  市中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李启升介绍,泺源街道办有一辆鲁A20880的黄标车,起初车主很不配合工作,经由办事处、交警中队工作人员多达20多次联系,才办理了报废手续,前后历时一个多月。
  “找个人打100多个电话,结果还可能是找不着。”田志国称,除了和黄标车主沟通报废淘汰费时费力,有时联系车主本身都是一件力气活。找不到车主怎么办?民警只好借助公安户籍系统、大数据云平台,通过进行驾驶员关联、检索车辆违法记录、交通事故、行驶轨迹及年审记录等等途径锁定车主踪迹和车辆活动范围。
  “目前,市中区还有86辆辖区内登记的黄标车未完成淘汰,其中41辆已离开济南市,在省外的13辆,对外追缴机制已经启动。”李启升称,交警部门联合街道办已成立追缴小组,确保年底前完成黄标车淘汰工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