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夫妻教师坚持义务清扫
教书育人德高 志愿服务暖心
2015年12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2月6日讯(记者 邵芳 通讯员 杨波 卢建明) 自2014年起,胜东社区锦华七区公共场所常常活跃着一对老夫妻的身影,每天早晨、中午,妻子都会到七区公厕内义务清扫,丈夫则经常参加义务绿化、修路等活动,由于志愿者不懈努力,七区公厕被居民誉为“五星”公厕,小区生活环境更加舒适。这对夫妻却有两个共同身份:锦华第三党员服务社“允功”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和胜利教育管理中心退休党员教师。
  70岁的妻子王洪菊退休前曾是胜利三中的政治老师,71岁的丈夫王怀连退休前曾任胜利教育管理中心所属一学校校长。夫妻俩同样乐于助人、热爱奉献。在王洪菊担任班主任的时候,她总是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与学生一起义务打扫校内公厕、捡马粪送给种地家属,她常对学生说人要有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在王洪菊的印象中,丈夫同样热爱劳动,每当学校有植树、清扫卫生等活动,身为校长的他总是以身作则,干得最多。
  退休后,夫妻俩搬进了锦华七区。2014年3月,油田模范党员、胜东社区第二届居民道德模范王允功义务承包锦华七区公厕的卫生保洁和管理,并在小区内成立了120余人参加的居民自治义务爱心组织——“允功”志愿者服务队。得知这一消息后,夫妻俩主动加入了志愿者服务队,并积极参加到所有公益活动中。义务修路、铺设塌陷的花砖面、植树造林、打扫路面卫生、清除小区内“牛皮癣”小广告……只要有集体活动,就会看到老夫妻的身影。
  每天早上8点、中午12点半、下午6点,王洪菊准时来公厕拖地、清扫、喷空气清新剂……同时,她也成为文明入厕的宣传员、监督员,她经常征求居民意见和建议,倡导文明如厕,对那些不文明行为敢于直言指正,和蔼解释。在她的影响下,自觉维护公厕卫生、关心小区环境的人越来越多,一年来无数不留名的居民从家中拿来的蚊香、灭虫剂、清新剂已堆满了公厕管理站。为了让正能量得以传扬,公厕一旁的黑板上每天记录着点滴好事,时有居民驻足观看。
  “闲着也是闲着,做点事心才会踏实。”王洪菊说,如今的工作让她的生活充实起来,居民称赞“干净、整洁”的公厕为五星级公厕,让她的心里喜滋滋的。“在义务劳动的过程中,路过的居民也会自觉加入其中,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希望爱能永驻在我们生活的家园。”王洪菊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