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费是未成年犯罪重要诱因
探访省未管所:罪犯八成没初中毕业,半天学习半天劳动
2015年12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未管所通过体检和技能考查选拔少年厨师团队,蒸馒头、烤面包等都由他们完成。(资料片) 中新社发
     从去年冬天山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从淄博王村搬迁至济南,到如今已经一年。这是全省唯一关押改造未成年犯的刑罚执行机关,在管教所大门背后,关着哪些年轻的面孔,对他们的改造有何不同?18日,本报记者走进省未管所,了解我省未成年犯罪构成,探访他们的改造情况。

本报记者 马云云
两成人家庭残缺 性犯罪比例高
  18日上午9点半左右,小雨坐在会见室,拿着电话听筒和玻璃外的父亲对话,“俺哥哥家的孩子多大了?”在爸爸回答完后他笑笑说,“都上学了,我记忆中他才一点点大”。
  小雨是省未管所的一名罪犯,因为一时失足,被关在高墙内接受教育改造。他身边都是年轻的面孔,有的脸上还挂着稚气。这些孩子为啥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们犯罪的轨迹有什么特点?
  “犯罪的未成年人主观恶习不深、暴力性强、性犯罪比例高。”省未管所相关人士分析,这些孩子触犯的罪名面相对较窄,主要集中在抢劫、强奸、故意杀人等。
  这些未成年犯中,大部分人都是辍学,“八成左右初中都没有毕业”,省未管所所长李厥瑞说,“他们逃学往往是第一步,之后是辍学,进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家庭给孩子的影响比较明显。据统计,未管所内的未成年犯中,残缺家庭的孩子常年保持在20%左右,“包括父母离异或双亡、或跟随父母一方生活的情况”。
拆迁产生补偿 青少年攀比、吸毒
  与成年犯相比,青少年犯有鲜明特征,如三观俱毁、没有人生目标,哥儿们观念重,讲江湖义气,重新犯罪率略高于成年犯。但总体来看,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下降趋势。
  省未管所副所长王长征分析,未成年人犯罪有其特定的产生条件。其中,经济社会环境变化对未成年人影响不容忽视,比如城镇化进程加快,因征地拆迁产生大量补偿暴发户,一夜暴富对未成年人价值观、人生观产生强烈影响,竞相攀比购买豪车、奢侈品,甚至沾染吸毒、赌博恶习。
  农民工子女中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十分突出。留守的孩子因缺少父母关爱,容易形成错误价值观;随父母进城务工的孩子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与自身能力落差形成对比,容易遇到不良环境诱惑刺激,形成不成熟的社会价值观,甚至造成对社会的仇恨,走上犯罪道路。
  此外,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影响也日趋增大。“沉迷于网络游戏消耗大量时间和金钱,不少未成年人为上网费铤而走险实施犯罪,这是导致未成年人初犯的重要诱因。”

学弟子规也学技能 刑期变“学期”
  因为未成年罪犯有逆反心理,许多人的身体素质已经与成年人无异,管理难度可想而知。但与成年人不同,未成年人的人生还有许多可能,考虑到他们出狱后的生活,未管所也想了许多办法。
  “与普通监狱不同,我们坚持未成年犯‘半天学习,半天劳动’的制度。”王长征说,“这里的特点是越来越像学校。”
  未管所注重用红色文化、传统文化、青春文化改造未成年犯。李厥瑞说,学习弟子规后,许多未成年人学会了孝顺父母。在未管所组织的一次活动中,他们和父母一起吃饭,主动给父母夹菜,这一举动让许多父母当场大哭:“孩子这么大了,从来没见给过我好脸色看,没想到今天能给我夹菜。”
  青春文化则是结合未成年人好动、张扬个性等特点,教他们乐器、绘画等。未管所常年开设音乐和美术两个艺术特色班,筹划建立艺术学校,组织兴趣活动小组。
  对即将走上社会的未成年犯,还开设职业技能培训班,聘请社会教育机构老师来所传授多媒体制作、电工、面点、保健按摩等知识,组织罪犯参加全省统一的技术鉴定考试,以便于他们走上社会后能尽快立足,“刑期变成了学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