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异父亲又去世跟爷爷奶奶艰难生活
新年想有部手机 能和妈妈说说话
2015年12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勤学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不用太好的手机,也不一定是新手机,只要能和妈妈说话,能发照片给妈妈看,能看妈妈发来的照片就可以了。”两年前父母离婚,一年前父亲去世,独自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耿勤学新年愿望是能有部手机,和远在烟台的妈妈聊天。

文/片 本报见习记者 张阿凤
在父亲怀里醒来 父亲却已过世
  今年12岁的耿勤学在市中区十六里河中学念初一,和之前发布的2号心愿黄玉康一样,同住市中区兴隆街道矿村。如果不是姓氏不同的话,单看两人的资料,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同一家的兄弟俩。因为勤学和玉康的情况非常相似,父亲患急症去世,母亲回姥姥家,剩下孩子和年迈的老人一起生活。
  大约两年前,勤学父母因感情不和离婚,勤学被判给父亲抚养,母亲从此回烟台海阳老家,再也没有回来。离婚后,身体本就不好的父亲情绪变得很差,经常在外喝酒,家人也试着劝慰过,但父亲的状态一直没有明显好转。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去年腊月二十九,父亲突发急症去世。“腊月二十七那天,爸爸和朋友在外面喝了些酒,回到家后就很不舒服,一直想吐,奶奶还给他买了药,但他还是很难受。”尽管已经过去近一年,勤学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仍然能记得清清楚楚。
  “腊月二十八晚上,我一直守着爸爸,不敢去睡。快十二点的时候,爸爸就开始不停催促我赶紧睡觉,但我没有听他的话,又过了一小时,实在没撑住,才不知不觉在爸爸怀里睡着了。”勤学说,第二天早上7点多点,自己被爸爸的朋友叫醒,但爸爸再也没能醒来。
  后来勤学才知道,爸爸死于脑干出血。

与老人相依为命 每月仅170元收入
  父亲去世后,只剩下12岁的耿勤学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奶奶今年72岁,眼睛因患有白内障视力严重下降,爷爷71岁,长年因心绞痛等病症深受困扰。收入来源主要依靠两位老人的每月养老补助各85元,两人共170元,除此之外只有靠种地来维持生活。
  勤学所在的十六里河中学距离矿村约40分钟的车程,村口只有一辆公交车通往市区,且要等一个半小时才能有一班,很难指望坐公交按时到校。因此几位家长就一起包了一辆面包车,负责接送孩子上下学,车费每天10元,每月200元。
  因为距离较远,勤学中午也无法回家吃饭,在学校里吃午饭又要10元。这样车费加上饭费,即使勤学每月一分零用钱不花,每月最少也需要400元,这给两位老人带来不少压力。
  “孩子一月花400元其实不算多,如果能打工的话,也就是几天的工钱。但我年龄太大了,去了不少工地,没有一个工地愿意要我。”勤学爷爷说,如今农村如果不能靠打工挣点钱的话,就很难有什么收入了,种一点地实在挣不了多少钱。
  正因为如此,勤学平时也没有什么零花钱。“我们总是告诉孩子,不要和别人比花销,要和别人比学习,幸好孩子懂事,学习上从不让我们费心。”勤学奶奶说。

成绩非常优异 心愿是有部手机
  但令人欣慰的是,尽管遭遇如此,勤学却从未就此消极下去。与之简单交谈就能发现,他有着大多数同龄人少有的聪颖和乐观。他所在的班级里,同学们周末大多会去上辅导班。问勤学想不想去,他果断回答道:“不想,他们去也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抽奖和抄作业,我们家没有那个钱拿来浪费,而且我不上辅导班成绩也一样好。”
  勤学的成绩一直是爷爷奶奶颇为自豪的,进入初中以来考了三次试,勤学一次比一次进步。最近的这次考试,他在全年级700多人里排名26,班级排名前三。“有目标吗?”“有,短期目标是期末考试进年级前十,班主任说我能做到就请我吃饭;长期目标是中考能进省实验,老师说保持现在成绩的话很有希望;更长远的目标是考取医学专业,以后想做医生,治病救人。”
  说起自己的新年心愿,勤学说想要一部手机。“不用太好的手机,也不一定是新手机,只要能和妈妈说话,能发照片给妈妈看,能看妈妈发来的照片就可以了。”勤学说,学校里是不允许带手机的,他如果能有手机的话,会交给爷爷奶奶保管,放学后再拿来和妈妈联系。
  他说,他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妈妈了,都有些记不清妈妈的样子。“我的历史考了99.5分,我能把课本上的东西记得很清楚,但我却有点记不住妈妈的样子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