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城市病”系列谈之一
调整“指挥棒”,形成治霾合力
2016年01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去年年底,也是时隔37年之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次召开,焦点放在了解决“城市病”上。新年伊始,本版推出“聚焦‘城市病’系列谈”栏目,听听本报记者在不同领域有着怎样的观察与思考。  ——编者按
  □本报记者 刘德峰

  进入采暖季后,接连肆虐的重度雾霾,让城市居民们对空气污染愈发难以忍受,雾霾成了“城市病”的主要症状之一。2014年的数据显示,作为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山东省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是环境容量的约2.24倍和2.8倍。
  其中超过全省46%的空气污染物排放,来自省会城市群7市。同时,省会城市群是火电、钢铁、建材、化工等“两高”行业集中区,7市煤炭消费量占全省40%以上,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污强度分别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40%、29%、39%。以上数据足以说明问题所在:高污染、高排放的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
  以常理而言,只要找准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就好了,但事实证明,治霾没那么简单。虽然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但不少领域都存在“多头管理”现象。以济南市民们已颇感焦急的“东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及落后产能淘汰行动”为例,这项行动由济南市发改委牵头,市经信委、环保局、安监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局、城乡建设委、国资委、历城区政府等众多政府职能部门及企业单位参与,涉及高额搬迁费用、企业周边市民供暖、就业和安全生产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系统工程。
  在这之中,列入搬迁改造名单的企业讲成本、民生和安全,在重污染天气应急状态下出现超标排放,也要强调全天的排放均值达标;肩负经济管理职能的部门讲如何为企业减轻负担,不让各项检查打扰企业发展……众多参与者应对同一个污染源,却有着不同的利益考量,这才是污染治理进度缓慢,甚至在部分环节出现卡壳的根源所在。
  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燃煤、扬尘和机动车等其他主要空气污染源的治理同样如此。于是,治霾的关键就成了如何形成共识,把各有关责任部门的管理重点统一到治理大气污染上。从经验来看,将环保工作真正纳入地方考核体系才是解决之道。在环保部推广的“兰州模式”中,“治霾”成了兰州干部的考核指挥棒。据统计,2012年,兰州市有2名治污不力的正县级干部受到撤职处理,2013年55名干部受到诫勉谈话、免职等处理。2014年以来对3名县级干部及22名其他治污不力的人进行了效能问责。当官员的政绩考核与环保绩效挂钩,兰州摘掉“黑帽子”,只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
  当然,而从更长远来讲,如何为企业提供产业转型的软着陆渠道,制定一个系统、科学和多方公平博弈之下的解决方案,仍需要在“治标”的同时做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