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至少6小时泡在冰水里
夫妻俩伺候85亩藕池,首年尝试没赔本就高兴
2016年01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传福用水枪喷藕。
  收藕的来了,李传福将藕拉到岸边。
   ●编者的话
  气温骤降,寒风凛冽,原属于冬天的特色,却使得很多人的工作在这个寒冬里变得艰难与不易。入湖捡拾垃圾、徒步看护油管……看似平凡的岗位,蕴含了大家意想不到的艰辛。在他们眼中,这个冬天跟往常一样,在他们眼中,天再冷活也要干。也正是有了这群“踏冬人”,商河的冬天和春天一样温暖。
本报记者 李云云 见习记者 王心妍 张文彬   通讯员 戴慧英
  黑泥、白藕,皮裤、水枪……入冬以来,天气严寒,商河县孙集镇张庙村的李传福每天都要穿上棉衣棉裤,再穿上防水的皮衣皮裤下水采藕。进入冬天以来每天至少6个小时泡在冰水里,跪着、趴着、弯着腰变换各种姿势,为的就是不把藕取断。这个46岁的汉子也累,也冷,但是满足。他说:“我就不信在商河种不出好藕来。” 
●夫妻俩伺候85亩藕池,一年在水里工作8个月以上
  12月28日下午1点前后,记者来到商河县孙集镇蔡家村附近,向村里人询问周围藕池的去处,村里人在指路的同时不禁说“去吧,那里好大一片藕池”。沿着蔡家村往北,十分钟左右记者来到了李传福的藕池。偌大的水面上只剩下枯黄的荷叶在迎风飘动。李传福和妻子穿着灰褐色的水衣,远远望去,只看到有两个人影在蠕动。 
  李传福不好意思地说:“你们先等我一会儿,人家三点来收藕了,我弄完就上来。”趁着他忙碌的空隙,记者和同是张庙村的管德强聊了起来。管德强现在是天津一家种藕基地的技术员,由于手部受伤回家来歇息几天。管德强说:“我和他是哥们,他第一年种,我不放心,过来看看,今年这藕长得还行,他们两口子也真是舍得受累。” 
  如果想要找一个熟练的挖藕人,每天的工钱至少300元以上,李传福第一年种藕不舍得雇人,这片占地达到85亩的藕池都是夫妻二人打理。据管德强介绍,从清明前后开始种藕,到来年2月份收完藕,藕池基本上都离不了人。管得强说:“干我们这行的,一年得有8个月泡在水里。” 
  李传福之前和他一样都是在天津等地给别人挖藕,仔细算来,他们挖了至少十年的藕,其间李传福一直想单干。管德强说:“种藕对技术要求挺高,什么时候施肥浇水,都得认真盯着,要是一个人管这么大的藕池,也怪累心的。”
●入水挖藕全身负重50斤,在水里还是“跪着”舒服 
  走近藕池,还没等下水,记者就感觉到了周围的泥都在下陷,脚下的鞋子早已面目全非。管德强说:“没有装备,你们可千万不能下去,陷在里面就麻烦了。”管德强口中的装备,就是穿在李传福夫妻身上的连体水衣水裤。据了解,这身装备35斤左右,加上里面的棉衣棉裤,入水后的负重足足有50斤。管德强说:“这往水里一扎,很重的。” 
  李传福半弯着腰站在冰冷的泥水中,双手握住水枪,用水枪将荷梗周围表层的冰块和泥土冲开,并将其抛到一边。在泥水趁机往低洼处涌进的时候,用水将藕挖出。将藕在水里洗净后,放在准备好的木筏上,最后再用水枪将木筏上的藕洗净。时不时的就有水珠溅在他们夫妻二人的脸上。李传福乐呵呵地玩着手中的水枪,说道:“看你们很冷的样子,我现在在水里面待得都没有什么感觉了。” 
  说完,记者看到李传福将脸贴在了水面上,一不留神脸就和冰水来个亲密接触。管德强说:“这是为了防止把藕扯断,只有离得近了才能看得清。”藕池里的水位在40厘米左右,记者却只能看到李传福腰部以上的位置。一打听才知道,李德福一直跪在水里。管德强说:“跪着挖藕是我们挖藕人最喜欢的姿势,要是老弯着腰,腰受不了,你要是直着身子根本没办法挖藕。” 
  由于长时间浸泡在水里,像李传福这样的挖藕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关节病,要是遇到下雨天,浑身酸痛难受。管德强说:“干我们这行的,习惯了就好了,要是干上要想转行就难了,浑身都是职业病啊。” 
●第一年亩产能到2500斤,每亩地赚1000元以上
  3点左右,有一辆收藕的车辆驶入了李传福的藕塘附近。自从李传福开始卖藕以来,济阳县垛石镇的王女士每天下午都来收藕。她提到,李传福种的是泰国花奇莲,口感很好,销路不错。王女士说:“这1000多斤的藕,每次都是我和另外一个同行来卖,估计过几天销路会更好。”王女士的丈夫看到远处的“藕山”,觉得不是很多,提醒李传福再多挖一点。李传福笑着说:“差不多了,这些也得1000多斤。” 
  李传福卖给王女士的价格是2元左右,第一年种植,每亩产量在2500斤左右,一亩地至少能收入1000元以上。李传福说:“如果价格好,就多往外挖点,要是行情不好,我就留到明年挖。”第一年种植,能够有这样的收成,他觉得很满足。随着种植年数越来越多,之后部分藕池的年产量能达到每亩地4000斤左右。 
  趁着李传福卖藕的空当,管德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藕比单纯种植玉米小麦赚钱多了。2015年,小麦玉米的整体价格偏低,两季下来,收入五六百元。管德强说:“以后咱农村不能只靠种地,得多想办法挣钱,我们镇上种藕养鱼都不错。”近两年,孙集镇提出调整农业结构的“水面求财法”,车庙、宋家等村都利用闲置坑塘种植浅水藕,养殖淡水虾,经济效益很好。
●要是有了水,咱商河能形成种藕基地就好了
  李传福是孙集镇张庙村人,距离他的藕池距离在4公里左右。之所以选择在本村之外的地方种藕,他考虑最多的就是蔡家村周围有水。李传福说:“藕要是离了水就没法活了。” 
  前几年,他也曾在幸福湖周围种过藕,等到夏季藕刚打算成长的重要关口,突然周围没有水了。用来汲取地下水的水井也塌陷了,没办法他只能把藕都撤了种植玉米。李传福说:“咱在哪里跌倒就得在哪里爬起来,我就不信我种不好藕。”
  在张庙村,全村60多人都成了像管德强和李传福这样的“挖藕人”。其中他们有人挖藕挣了钱后就去外地承包藕池,像李传福这样在当地弄藕池的太少。谈及原因,管得强说:“咱这里很多地方水源不够充足,如果我们村能保证水源,估计家家户户都种藕了。” 
  李传福提到,他家的藕池是黄土地,土质偏黏,水源充足的情况下,十分适合种藕。他说:“我们村里的人都懂技术,要是河流都畅通了,咱商河形成种藕基地就好了,到时候大家就都富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