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指望弃了核的伊朗再弃导弹
2016年01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前不久,伊朗核问题出现自去年7月达成全面协议后的又一转折,随着国际原子能机构确认伊朗完成开始执行协议的必要准备步骤,美国和欧盟随即宣布解除对伊朗涉及核问题的有关经济和金融制裁。
  原本一个皆大欢喜的事,结果第二天美国就给伊朗泼了盆冷水。美国财政部宣布,将“支持伊朗弹道导弹计划”的11家企业和个人加入制裁黑名单。对此,美方的说法是,核问题与弹道导弹计划是两码事,而且追加制裁早在去年12月就已获准,只是一直没宣布而已。
  看上去,美国泼凉水之举是在顾全大局,批准了却秘而不宣,无非是为了保证伊核问题全面协议能顺利执行,避免在伊朗做出实质性弃核行动前刺激伊朗。但泼凉水又似乎是美国刻意为之。所谓“适时宣布”只是外交辞令,美国完全可以选在解除对伊制裁的第二天、第三天,去年批准追加制裁后,十几二十天都等了,还差这一两天吗?其实,美国这么做是在报复伊朗。
  解除制裁前,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1月12日扣押了两艘美军越界巡逻艇和10名水兵。后来在两国外长的迅疾沟通和两国高层“大事化小”的指示下,得以在第二天顺利解决。
  然而,释放美国水兵和舰艇后,伊朗国家电视台高调公布了美国大兵被扣押时抱头跪地的狼狈景象。伊朗倒痛快了一把,美国却吃了个哑巴亏,很憋屈。奥巴马在最后一次国情咨文演讲时,还曾高呼“美国全球最强”,没几天美国军人就如此“屈尊”,这口气美国岂能咽下。美国选在解除制裁次日追加制裁,再合适不过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美国追加对伊制裁,理由是“弹道导弹计划”——伊朗除核计划外另一个被国际社会“关心”的问题。这两个计划在伊核问题全面协议达成之前,是相辅相成的。伊朗拥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弹道导弹制造能力很强,如果拥有核武器,二者再一结合,威力你懂的。因此,国际社会才一直寻求伊朗弃核。
  如今,伊朗弃核了,这使它不但不会如外界所愿再弃导弹,反而会进一步加强其弹道导弹的制造和打击能力,维持伊朗在中东的战略威慑力。伊朗也确实这么做的:去年7月伊核问题全面协议达成后,10月伊朗就成功试射了一枚远程弹道导弹,精确制导性能大大提升。一个月后,伊朗再次成功试射类似导弹,招致美国批评,促使美方动手追加对伊制裁。
  在伊朗看来,围绕核问题自己做的已经够多了,去年11月拆除了部分离心机,12月又将部分低浓缩铀运到俄罗斯,这种实质性让步之后被美国“打脸”,难怪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始终将美国视为敌人。
  去年1月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刚达成,哈梅内伊就在几天后直言,伊朗将持续对抗“傲慢”的美国。这一次被泼凉水后,哈梅内伊直斥美国是“骗子”,提醒伊朗政府要对这一“宿敌”保持警惕。
  美国希望在解决核问题之后,再加把劲儿解决伊朗的弹道导弹问题。但弃核已经触及伊朗的底线,自此德黑兰再无后退的余地。在冤家沙特虎视眈眈时,如果再放弃弹道导弹计划,被西方制裁许久的伊朗的国防将不堪一击,中东大国地位也将不保。
  伊朗在与核相关的制裁解除前后,就着手加强与欧洲的政商往来。去年9月,奥地利总统菲舍尔率220人庞大代表团访问伊朗。英法等国也逐渐恢复与伊的外交关系。就在西方16日解除制裁当天,伊朗与欧洲的空客公司签署协议,意向购买114架飞机。这么大手笔的订单花落空客,与欧洲去年下半年以来实质性缓和对伊关系不无关联。
  伊朗与欧洲的热络和利益输送,必然会刺激美国波音公司这类商界巨头。奥巴马将伊核协议当做政绩,却没给美国公司带来实际利益,伊朗是想借美国商界之力,倒逼美国政府改变对伊敌视态度。
  下周,伊朗总统鲁哈尼将访问意大利和法国。伊朗再次用政治层面与欧洲大国的高层互动,来给美国脸色看。这也折射出伊朗重回国际政经舞台后,对欧热对美冷的巨大反差,而且这种状态恐将会维持很长时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