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夺嫡”的沙特版宫斗戏
2016年01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前任国王阿卜杜拉(中)在位时与沙特部分王室成员的合影。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沙特访问时,国王萨勒曼派出刚被提名为副王储的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到机场迎接。这则简单的新闻引来了不少中国网友“吐槽”——王储怎么还有“副”的?怎么还要“提名”?对沙特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君主专制国家,我们有太多不解之处。而当你真正了解这个中东核心国家的“宫廷戏”之后,你会发现,与沙特正在发生的事儿相比,咱中国电视剧里演的那些四阿哥、八阿哥夺嫡之类的宫斗戏,都弱爆了。

  本报记者 王昱

为国家稳定而“开后宫”
  有个笑话:沙特除了石油还盛产啥?答案是,王子。的确,如果论王室成员数量之多,世界上恐怕没有哪国能跟沙特比肩,沙特第一代国王伊本·沙特(又名阿卜杜勒-阿齐兹)获正式承认的儿子就有43人,孙子100多人,重孙500多人,再算上三个旁系叔伯的子孙,王室现有男性成员(即“王子”)5000多人。据统计,沙特每年在皇亲国戚身上就花掉上百亿美元。
  伊本·沙特一生结婚300多次,而他之所以要讨这么多老婆,并不是(至少不仅仅是)因为他有一个开后宫的梦,而是有其政治目的:在20世纪初,今天沙特这片地区原本有内志和汉志两个王国,其中掌握麦加和麦地那的汉志王国是由哈希姆家族统治的,该家族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因而备受尊崇。一战期间,在英国人的扶持下,哈希姆家族发动对奥斯曼土耳其的“阿拉伯大起义”,攻克了叙利亚、伊拉克、约旦等地。然而,由于哈希姆家族在战后重建阿拉伯帝国的愿望不符合英国的利益,英国转而支持内志王国在1924年抄了哈希姆家族的后路,占领了整个汉志地区,其中还包括两大伊斯兰教圣城。
  这位内志国王就是伊本·沙特。虽然他成功建立起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沙特阿拉伯王国。但伊本·沙特自己清楚,此次军事行动让其与声名赫赫的哈希姆家族结下了梁子。更关键的是,虽然伊本·沙特后来也自称是穆罕默德的后裔,但这并不能让他获得像哈希姆家族那样的权威。此外,由于广袤的阿拉伯沙漠中存在着无数以绿洲为中心活动的独立部落,让伊本·沙特维持这一地区的统一和稳定变得更加困难。
  在这种背景下,伊本·沙特只能采取不断从各部族娶妻的方式笼络各派势力。对一些实力强悍的部落,还必须让其作为代表的妻子生下男孩,以保证该部落的发言权在王室中得以存续。这种奇特的政治联姻,造就了沙特如今王子众多。
“兄终弟及”治标不治本
  在伊本·沙特生前,原先一盘散沙的各游牧部落好歹被拢成一团。然而,当这位开国君主时日无多时,谁来继承王位成了大问题。从世界各国王位继承法来看,“父死子继”显然是比“兄终弟及”更不容易引起纷争的继承方式。但这一惯例在沙特实行有两个现实困难:首先,根据伊斯兰教法,老国王众多妻子在地位上是平等的,王子们只有长幼之别,而没有嫡庶之分,伊本·沙特去世时,在世的儿子共34人,谁也说不上比他人更有权继承王位。其次,也是更关键的,由不同妻子生育的王子分别代表了不同部落的利益,不少部落随着沙特发展而改头换面,成为掌握国家军政、经济命脉的利益集团。这导致沙特一旦出现中国古代式的“九子夺嫡”,很可能导致整个国家动荡和分裂。
  出于这些考虑,伊本·沙特在1953年逝世前,虽然明知“兄终弟及”会给未来政权继承埋下隐患,但还是把自己的两个最年长的儿子——沙特·本和费萨尔叫到床前,让他们发誓绝不因手足相残以致失去江山。伊本·沙特驾崩后,继位的沙特·本任命费萨尔为王储。然而,誓言抵不过利益,1964年,时任王储费萨尔发动政变,推翻了沙特·本的统治。1975年,费萨尔又被自己的侄子刺杀。可以说,沙特的这种王位继承从一开始就运行不顺。
  2006年,国王阿卜杜拉对沙特继承体制进行改革,宣布成立一个由王室家族成员组成的“效忠委员会”,从制度上规范王位继承程序,该委员会通过不公开投票、以三分之二多数票为标准决定王位继承等重大事宜。新制度规定,国王有权隔代指定“王储继承人”,即“副王储”,现任国王逝世后,效忠委员会举行会议,正式宣布现任王储为新国王。新国王一般会将已故国王指定的副王储任命为王储,但也有权另推人选。一旦出现这一状况,效忠委员会将在1个月内决议是否批准国王的决定。可以说,依靠这套王室内部相互制衡的制度,沙特王室维持了短暂的稳定,然而,由于没有改变“兄终弟及”的本质,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引爆中东的定时炸弹
  果然,2015年阿卜杜拉国王驾崩,其创立的制度立刻出现问题。新国王萨勒曼在即位短短4个月后就废黜了阿卜杜拉隔代指定的王储穆克林,任命纳伊夫担任王储,并指定自己的儿子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为新的副王储。当时就有分析指出,这轮政治变动暗示着在幕后激斗多年的两派势力终于到了摊牌的时刻:
  在开国君主伊本·沙特留下的众多儿子中,有7名兄弟来自他最宠爱的妻子西萨·苏德里,他们被称为“苏德里七兄弟”。现任国王萨勒曼和曾在位长达23年的国王法赫德都来自这七兄弟。这一支系庞大的势力导致其很想将王位在自己的这一支系中传承。非“苏德里系”出身的阿卜杜拉改革继承制度、隔代指定同样非“苏德里系”的穆克林,正是抵抗的表现。
  然而,这些努力随着新国王萨勒曼的上台付诸东流。如今无论是王储纳伊夫,还是副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都是“苏德里七兄弟”的下一代。王位在可预见的将来几乎必然在“苏德里系”传承,这招致了其他非“苏德里系”王室成员的反对。《华盛顿邮报》去年底披露,沙特王族中目前已出现主张废黜萨勒曼及其继承者的结社组织,一旦出现风吹草动,王族内部爆发矛盾的可能性极高。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即便“苏德里系”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从国王萨勒曼目前的举动看来,他显然是在有意提拔自己身为副王储的儿子,不仅任命其为副首相兼国防大臣,还让他频繁抛头露面。这些动作让人们不禁猜想,眼下坐着王储位置的纳伊夫是否真能久安其位?即便他能从其叔叔手中接班,又将如何对待自己已成气候的王储堂弟?这些宫斗剧中的戏码,都是沙特需要回答的现实问题。
  如今萨勒曼国王已80岁,沙特也到了王权由第二代向第三代交接的当口。王族内部的血缘关系日渐疏远,有资格继承王位的候选者群体却呈几何数字放大,到了一百多人,过去“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已不得不有所改变。而眼下又恰逢国际油价下跌,沙特遭遇经济困境。可以预见,沙特在未来十年内出现剧烈政治变动的可能性极大。而身为石油出口大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大国,这种变动不但是沙特最大的政治风险,甚至是一颗足以引爆中东的定时炸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