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晚年如何实现,听听委员怎么说
不能把养老项目视为放贷禁区
2016年02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李楠楠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烟台是一个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幸福晚年如何实现,是很多老人乃至中年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今年两会,政协委员就针对养老问题提了不少好的建议。 
搞好养老服务人才是关键
  “从民政部门了解到,我市目前老年人口数量接近150万,共设有养老机构243处,各类养老床位总数4.9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33.8张,床位数基本满足养老需求。但是据了解,护工看护与床位数的比例约为1:15,护工人数严重不足,且护理水平参差不齐。”市政协委员贺业赤在今年的提案中说,在一项调查中,六成以上愿意选择专业养老机构养老的老年人,看中的都是“医护条件好”。目前,专业的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需预约排队,而专业性较差的民营养老机构采取价格优惠等吸引措施,床位仍相对较富裕。可见,专业的医护条件是老人选择养老机构的着重参考点。  
  为了让老年人真正感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不仅应从增加养老机构数量,养老设施建设等方面来完善,还应加强服务人才建设。 
  因此,贺业赤建议本地职业学校设立老年护理专业培训专业,与养老机构签订用人培养协议,吸引毕业生做养老护理员,不仅加快了人才建设,同时也提高了职校学生就业率。
  要逐步培训相关人员,进一步加大和民政养老院、社区定点医疗机构的合作。对入住“医养结合”老年护理机构的,在继续对医疗护理按现行政策进行报销的基础上,将他们的生活护理费纳入护理保险基金的支付范围,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报销;对符合家庭病床认定条件、居家养老接受日间照料的,人社部门将与民政部门加强联合,按照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适当比例的分担支付。 
  建立实施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将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为平台,以“医养结合”的老年护理机构为载体,将包括残疾、失能、半失能等需长期护理的参保老年人医疗费、护理费纳入护理保险基本支付范围,项目的实施直接惠及约8万名生活不能自理或接受临终关怀的老年人。  
  “医养结合”主要是以人社部门牵头,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有机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将“医养结合”工作列入民政部门重点要做的工作之中。
好的养老机构需要扶持和培养
  随着老年人的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凸显,近年来烟台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养老服务产业健康发展,民办养老机构越来越多,但是各个养老机构在硬件建设、软件服务等方面情况各异,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及收费标准也参差不齐。
  “这时候就需要政府来扶持和培养一批好的养老机构。”市政协委员宋华西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国家越来越支持民营企业投入养老服务业。2013年以来,国家省市相继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鲁财办[2015]17号文规定对养老项目从银行类金融机构取得的实际贷款,按中国人民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给予财政贴息,贴息期限为1-3年,贴息总额不超过500万元。这无疑是个利好政策,而实际上得到贴息政策的养老项目很少,因为养老项目2015年1月前很难得到贷款,养老项目的地和房不能做抵押。为此,民政部、国土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民发[2015]3号《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文件,文件明确规定:拓宽信贷抵押担保范围,允许民办养老机构利用有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产权明晰的房产等固定资产办理抵押贷款,不动产登记机构要给予办理抵押登记手续。
  恒丰银行、烟台银行等个别银行开始着手研究对养老项目的贷款并慎重实施,大多银行还是视养老项目为贷款禁区,从而影响了养老项目的融资和建设进度,有的养老项目就因资金链短缺而中断,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也极大影响了其他民间资本参与到养老服务业。 
  宋华西建议政府可否要求银行像支持中小企业信贷一样支持养老项目,规定具体信贷金额,让政府对养老项目的贷款贴息不再成为空文。鼓励政府所办的担保公司和再担保公司给养老项目融资担保。研究以养老服务业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稳步推进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投资养老服务业。发改委支持条件具备的养老项目发行债券。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