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娘小伙子,拿把伞扭起来”
白桥“娘子军”最抢眼,民间艺人现场教学受追捧
2016年02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商河县第36届鼓子秧歌汇演现场,各个代表队都使出浑身解数展示自己的风采,也吸引了大批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的观赏。     本报记者 李云云 摄
     场上鼓子秧歌跳得热闹,表演者的一招一式都能引来观众的阵阵掌声。在大家沉醉于场上的精彩演出时,场下被遗落的花伞被玩出了新花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继福现场教学忙得把外套都脱了。直到散场,还有人在背后吵着要学艺,老人笑着说:“咱鼓子秧歌的粉丝真是越来越多了。” 

本报记者 李云云 通讯员 王玲 张广超           
场外遗落一把伞,谁见了都来扭两下 
  场上最忙的是各个乡镇代表队的表演者,场外最忙的则是主看台下面空地上那把不知被谁遗落的花伞。记者刚到现场的时候就看到,一把装扮得十分耀眼的花伞躺在全民健身广场的橡胶跑道上。随着代表队入场,鼓声雷动,记者发现刚刚无人问津的花伞,正被一位十多岁的小姑娘拿在手中,随着鼓声翩翩起舞,轻盈可爱。身旁的一位老年人给出了专业的评价:“小姑娘跳得真不错,能跟上鼓点,一板一眼的还真是那个样。”
  随着韩庙镇代表队演出结束,小姑娘的表演也告一段落,接下来花伞的主人变成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小伙子拿着伞狂奔了几下,一不留神伞掉在了地上,很显然小伙子是新手。小伙子身边的中年人估计是看不下去了,手把手教给小伙子动作。没等小伙子熟悉完动作,花伞就又换了主人。这次的主人有点小,三四岁的样子,还没有花伞高。他用两只手将花伞抱在怀里,被伞盖一遮,记者丝毫看不清他的样子。 
  周围的观众都被小男孩的样子逗乐了,市民刘女士说:“咱的鼓子秧歌后继有人了。搁我们那个年代,一到过年,大姑娘小伙子都出来扭一扭。” 
白桥“娘子军”:谁说女子不如男
  在大家的印象中,鼓子秧歌是男性舞蹈的代表。当主持人介绍白桥代表队全是女性的时候,不少观众开始为她们捏把汗,“她们能跳出那种铿锵有力的感觉来吗?”
  随着表演的开始,观众们开始被这群“娘子军”征服,一招一式用柔美弥补力量的不足。据了解,这群“娘子军”由60位左右的农村妇女组成,她们多数来自于徐李、白桥、大候等几个村庄。秋收过后,她们基本上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训练。最开始这群“娘子军”没想跳鼓子秧歌,人家都是广场舞的爱好者。成员屈信丽说:“光跳广场舞多没意思,我们就商量着干点别的,后来就选上了鼓子秧歌。” 
  跳鼓子秧歌对力度要求很大,一天下来累得浑身疼,但从来没有成员抱怨,加入她们的人员越来越多。屈信丽说:“有时候下村跑秧歌的时候,很多人就说咋都是女人啊,我们心里就想谁说女子不如男,我们也能把鼓子秧歌跳好。” 
非遗传承人 现场真忙活
  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继福的拿手绝活是花鞭鼓舞,没想到跳起鼓子秧歌也是有板有眼。花甲之年的他每次蹬腿落地都力道十足,不少人争相学艺。为了更好地表演,张继福将身上的外套脱了,轻装上阵,手把手教学。老人时不时说道:“跑伞每个动作都要做到位,别扭扭捏捏的。” 
  外地游客、摄影爱好者们没有错过民间老艺人现场教学的美景,争相往张继福那里靠拢,照相机启动“喀喀喀”狂拍模式。老人本来是来看秧歌的,没想到被人群靠拢,秧歌没看成,“徒弟”收了不少。凡是要求拍照或者要求教学、表演的人,老人都来者不拒。张继福说:“有人喜欢咱鼓子秧歌是好事,只要有人学我就教。” 
  来自德州的刘先生说:“老人一看就是专业的,每个动作都很到位,这要不是在商河,很难看到这样原汁原味的表演。”汇演时间转瞬即逝,等待和老人学习秧歌的爱好者意犹未尽,张继福说:“大家想学,可以来家里找我,除了鼓子秧歌,我还给大家跳花鞭鼓舞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