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王玲海——
为乡村打开光影世界
2016年03月04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王玲海生活照
“能够一直为农民朋友放电影,看到他们笑,我就乐在其中。”王玲海的想法很简单。王玲海,章丘市文祖街道文祖东村人,农村电影放映员。1986年,22岁的王玲海成为文祖电影放映队一员,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农村的文化事业,当了近30年的电影放映员,恪尽职守。
本报(记者 蒋龙龙 通讯员 李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没啥别的文化活动,村里人最期盼的就是看电影。22岁那年他如愿成为文祖电影放映队一员,对于独立放映的第一步电影《牧马人》的场景记忆犹新,那天兴奋得睡不着。
他历经了从小推车推着老式胶片电影机到如今开着汽车拉着先进的数字电影机的发展历程,他的经历即是农村电影放映变迁的一个缩影。王玲海说:“上个世纪90年代末,电影机换成了35毫米提包式电影机,双机放映,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2008年,又换成了如今最先进的新光源数字电影机,胶片电影也彻底成为历史,但王玲海的第一部16毫米老式电影机依旧保存完好,有时间他就会拿出来擦拭一番。
成为电影放映员以后,他开始每天用木推车推着电影机、音响、胶片等物品,那时候都是土路,为了不耽误晚上为大伙放电影,他必须在午饭后马上出发,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放映完电影就到深夜了,就在村里住一宿,第二天早晨起来再赶回镇上。白天他经常到县城去换片子,辗转于县城和各村之间,默默为乡亲们带去欢乐,工作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他开始骑着摩托车下村放电影,交通工具的改变提高了工作效率。
王玲海说:“那时候每逢有电影的晚上,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会高高兴兴地搬着板凳,聚到电影场地看电影”。现如今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都丰富起来,可是电影从未淡出人们的视野,只是看电影的人少了。电影的题材越来越广泛,电影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他在村里放电影除了放映故事片,还要放一些科教片,极大地活跃了农村的文化生活。
王玲海对记者说:“只要有人看我放的电影,我就坚持放映下去,我更期待我们农村、山区群众的文化生活会更加的丰富多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