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日送完节日祝福,高一4班的学生争相和曹老师(前排左三)合影。
文/片 本报记者 李珍梅
对学生充满爱心,连续20多年资助困难学生,帮助特殊学生走出人生低谷,考上理想大学;所带的班级氛围融洽,成就多个“学霸班”。青岛二中曹淑霞老师以其高尚的师德和专业素养成为深受学生爱戴的“曹妈妈”。
关爱“特殊学生” 连续20年资助困难生
“老师节日快乐,祝您永远年轻!”8日下午第三节课,曹淑霞老师刚踏进高一4班,就收到了学生们的节日祝福。惊喜的曹淑霞露出笑容,连声说:“谢谢同学们!”
“曹老师和蔼可亲,我们都很喜欢她,很多同学都叫她‘曹妈妈’。”学生金可儿说,虽然不是教师节,但在“三八节”也一定要给“曹妈妈”送上节日问候。
48岁的曹淑霞是青岛二中的政治老师。23岁踏上三尺讲台,一站就是25年。在很多毕业生和同事眼里,这么多年来,曹老师无私的爱心最让他们敬佩。
曹淑霞刚参加工作就担任高二一个班的班主任。她发现班里有个学生经常迟到,了解情况后才知道,孩子的父母都是聋哑人,没法叫他起床,家里生活困难,也没有余钱买闹钟。为此,曹淑霞从微薄的工资里拿出钱,买了个闹钟送给学生,从此,这名学生再也没迟到。在曹淑霞的关心下,他的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
对困难学生、特殊学生的资助,曹老师坚持了20多年,有10多名学生受到过曹老师的资助。担心营养跟不上,曹老师还给困难学生买奶粉。在她带的2011届毕业生中,有个学生品学兼优,但家庭生活困难。曹淑霞老师了解情况后,每年偷偷地资助孩子1000元,直到孩子上大二。如今这名学生已经读研,每次回来都会第一时间到学校看望曹老师。
管理独有一套 带出多个“学霸班”
曹淑霞从教25年间,当了17年的班主任。她所带的班级总是充满了融洽、向上的气氛,还有两个班获得市级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而优秀班级的背后,是经过了层层磨合和精心培养。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让学生之间形成既团结友爱又你追我赶的氛围,是摆在所有班主任面前的一道难题。而曹淑霞所带的班级,经常有很多体育、艺术生。“坦白讲,体艺生和普通文理生在个性等方面有很大差异。”
在已有的班级管理经验基础上,曹淑霞根据实际创新,突出“互助”,帮助每个学生找到合适的目标。“很多活动我只进行指导,剩下的放手让学生去执行,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了各种能力,比如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再者就是班委轮流,每学期每个人都有机会竞选班委。曹淑霞的班里设了两个班长,两个团支书,每个学生都有展示和发挥的机会。
2005年,曹老师带的13班创造了全新的纪录:全班共有5人保送浙江大学、4人报送北京外国语大学、1人保送西安外国语大学;她带的2011级高三13班,在2014年高考中理科倾向学生全部达一本线,600分以下只有一人。其中一名学生获唯一校长实名推荐北大资格,顺利考入北大。
政治课不枯燥 学生称“是一种享受”
8日上午,高一13班的政治课很热闹。学生们在进行一场模拟听证会,主题围绕“高考改革方案”。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教育部门的申请人”介绍方案的产生及确定的依据;“学生家长”则对其公平性、可行性进行发言、评价;还有“专家”“学者”“人大代表”对方案发表意见,课堂氛围非常活跃。
“在曹老师的课上,从来不会觉得枯燥,而是一种享受。”一位男学生说。
“给学生广阔的舞台,让她们主动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总能创造奇迹。”曹淑霞老师坚持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她经常将现实中的问题,拿到课堂上讨论,尝试通过转换课堂教学角色,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权利。
凭借着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令人折服的人格魅力,曹淑霞老师在最近两次任课教师学生满意率测评中,满意率都是百分之百。
作为政治教研组组长,曹淑霞带领组内老师系统化整合、开发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目前,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合作的法律学科基地已经建立。此外,教研组开发法律案例评析、探索人道法等校本课程深受学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