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拉链”终结者来了
2000公里地下管廊要上马,得尽快出台国标
2016年03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南一处地下综合管廊内部实景。 (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供图)
   本报特派记者 喻雯 杨璐 3月10日发自北京     
自从有了我 一条路少用四百多井盖
  生活在城市里,你们是不是都遇到过同样的困扰:为何修路总是停不下来?隔三岔五道路被开膛破肚,今天维修下水管,明天铺设通讯光缆……对这些抱怨,施工方给的解释基本都差不多:管网容量要扩大,管网有了问题,这些都是直埋在地下的,管线也是根据需要随路而定的,没办法,只能挖路找毛病。
  还有些城市,暴雨过后排水不畅,马路变成“海”。这也是地下管廊建设滞后的结果。据统计,全国每天地下管线事故达到五六起,仅过去五年造成的死亡人数就有117人。而每年因为道路开挖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
  数字是不是很可怕?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问题专家刘会忠说,重地上而轻地下的城市规划设计观念,导致管线维护时频繁出现“马路拉链”现象,有时还危及到城市安全。济南二环西路地下管廊建设负责人范天东说,由于地下管线交叉汇集太多,且管线埋设的深浅不一,常常导致在施工中伤及“无辜”,造成自来水、燃气、电力、通讯供应中断。
  时势造英雄,我的出现,就是来破解这种难题的。住建部给我的定位是: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
  以济南市二环西路为例。自从有了我,这条路上的井盖数量比原来减少四百多个,只剩下130多个,原来架在空中的电缆、地面上的电线杆子都跑到我肚子里来了。
  我身体内的各种管线都是独立一室,互不干扰,每200米设置一道防火墙。除了各种管道,还有一个直径0.9米至1米的入孔,方便工作人员出入。不仅如此,我还有实时监控系统、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设施,以确保管线安全运行。是不是很高大上?范天东说,我出生两年多来,热力、自来水管线的维修、维护,各种管道的扩容,从来没有刨过路面,维修人员在我身体内都可以解决。
  我听说,未来5年,济南市地下综合管廊总长度会比现在的15.35公里增加49公里,同时,济南还在努力申报全国的地下管廊试点城市,真是备受鼓舞啊。山东省政府也发布了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实施意见,计划2020年年底,全省建成标准地下综合管廊长度力争达到800公里以上。

投资成本巨大,但建成后一劳永逸
  相比于身材,我的身价更牛:近3亿元,综合素质被评为“全国第一”,是个有内涵的高富帅呢。住建部统计显示,去年有69个城市启动地下管廊建设,规划建设约1000公里,总投资约880亿元。
  经常有人问,在地下修这么贵的管廊值得吗?能给城市带来什么?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岚说,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虽然初期建设成本较高,不过一旦建成即可一劳永逸,是解决马路拉链顽疾的根本之策。此外,它还能节约城市土地资源,改善道路交通状况,延长市政管线寿命,与直埋管线建设方式相比,优势明显。
  再来给你们看看珠海横琴管廊项目的“账单”:由于实现管线集约化管理,节省土地40公顷,价值远远超过22亿元的总投资,而安置于管廊中的管道使用寿命达50年,远超直埋管道平均25年的使用寿命。维护费用分摊到每年后,算起来还是非常划算的。
  政府对我们可是大力支持。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央财政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3年,具体补助数额直辖市每年5亿元,省会城市每年4亿元,其他城市每年3亿元。这么好的扶持政策,是不是对我们的未来更有信心啦?
管廊亟待确定造价标准和费用分担机制
  建设综合管廊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仅国务院就连续发了两个基础设施和管线建设的文件。
  李克强总理去内蒙古赤峰考察一家污水处理厂时说,“面子”是城市的风貌,“里子”则是城市的良心。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这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
  从现实情况看,“里子”仍很薄弱,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这引发了代表委员的热议。他们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标准规范,尽快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
  周岚认为,地下综合管廊广泛推开的制约点是定价机制不够健全,建议尽快系统总结国家第一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的经验,出台更明确具体的定价机制,区分不同类型的管廊,确定造价标准,提出各类管线入廊的费用分担比例指导幅度,以此激发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投资建设管廊的积极性。
  “涉及地下管线综合协调管理的市级政府部门主要有住建局、规划局和市容市政局。由于部门间职责界限不明晰,容易导致规划、建设、管理、执法脱节。”全国人大代表、安徽航佳丝绸集团董事长姚民和建议,通过顶层设计理顺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体制机制,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管理职责。
  “地下管网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亟须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全国人大代表、江南大学副校长金征宇等6位人大代表提交集体建议。针对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系统数据不统一、更新不及时等“孤岛现象”,建议推进通讯、电力、燃气等各管理部门信息系统与城市综合管线数据系统的无缝对接。同时,制定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国家技术标准,细化相关法律规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