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齐聚胜利油田,共话节能减排防腐一体化治理
科技创新助力低油价下战寒冬
2016年03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3月15日讯(记者 顾松 通讯员 李文学 刘璐) 近日,由胜利油田技术检测中心承办的“2016年中国油气田注采输系统节能减排与防腐一体化治理技术交流会”在东营召开,来自国内有关企业、高校的3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旨在开启石油石化行业节能减排防腐一体化治理工作新篇章,为胜利油田低油价、新常态下求生存谋发展寻求低成本技术支撑。
  据了解,本次会议针对石油石化企业节能减排与防腐一体化治理方面所面临的技术难点,通过开展跨系统、跨专业的学术交流,以期实现资源共享、联合攻关及成果推广应用。与会专家汇报交流了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20余项,论文交流80余篇。技术检测中心杨冬平博士、杨勇博士、孙东博士、周海刚专家、王晓慧博士分别在会上作了专题技术报告。
  其中,杨冬平博士作的《海洋石油工程结构检测评估与安全保障技术》报告,针对埕岛油田20余年的油气开发现状,系统全面地阐述了适宜于埕岛油田开发的关键装备及设施检测评估与安全保障的工程技术与理论体系。成果被写入多项石油石化行业标准,并成为国家海洋石油安全生产监管达标分级及海上油气开发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
  杨勇博士作的题为《胜利油田管道检测中新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报告,对技术检测中心管道创新团队研究的基于金属记忆、单边磁共振新型检测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金属磁记忆技术首次在国内解决了隐蔽泄漏点的检测技术难题,单边磁共振解决了复合材料构件的缺陷的现场检测难题,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孙东博士发布的《抽油机电机交变负载下的能效测试技术》报告,介绍了关于电机在抽油机特殊工况下的能效测试技术,提出了相关软硬件系统创新性研究思路,最终基于能效测试技术探讨了抽油机电机针对特殊工况下的优选方法。
  周海刚专家作了题为《低污泥量的水质改性净化技术在油田采出水上的应用》报告,针对胜利油田水质改性站污泥量大,处理成本高的问题开展了药剂配方优化研究并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研发的“低污泥量的水质改性净化技术”申报国家发明专利。该技术在纯梁首站应用一年来,在保障井口水质稳定达标的基础上,降低污泥产量70%,降低药剂成本30%,年节电19万度,为采油厂年节约投资近500万元,节能减排效果显著。该技术将在滨南和临盘采油厂继续推广应用,应用后将大幅降低污水站污泥产量和药剂处理成本,是当前低油价形势下油田地面系统节能减排重点推广技术。
  此次大会不仅拓展了节能减排与腐蚀防护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创新空间,也推动了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科研院校之间的成果共享,为推进节能减排与腐蚀防护业界技术合作和交流互融,提高石油石化节能减排与腐蚀防护技术水平和管理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