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遭盗刷,法院判银行全赔
盗刷天天有为啥得到银行赔偿的仅极少数,法官教您怎么维权
2016年03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卡在自己手上钱却被盗刷了,储户能不能让银行负责?近日,泰安市泰山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因银行卡被盗刷引发的储户与银行的纠纷案件,判令银行赔偿储户因银行卡遭盗刷带来的所有经济损失。银行卡被盗刷案件非常多,而向银行追责成功的却非常少。办案法官对此介绍,发现遭到盗刷后及时报案、证明个人尽到保管等义务,是储户胜诉的关键。 

本报记者 赵兴超 通讯员 贾丰元 马翔
  银行卡遭盗刷14万,
法院判银行全赔付

  23日,记者从泰山区人民法院了解到,该法院刚判决的一起银行卡被盗刷案件,原告持卡人拿回了全部被盗刷款项及其相应的利息。 
  2010年6月25日,原告王某在被告泰安某银行办理了一张借记卡,后为该卡开通短信通知、手机银行等业务。2015年6月28日23时至次日1时,该卡在河北遵化的ATM机上转出10万元、取现4万元,另扣除取现手续费300元。 
  原告于29日早晨发现该卡被盗刷后,立即携带该银行卡到被告处办理了查询业务,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尽管事出意外,但原告认为被告对此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银行多次协商未果后,原告向法院起诉,要求银行赔偿因银行卡遭盗刷产生的经济损失。 
  法院调阅双方提供的材料,经过审理认为,原告发现银行卡被盗刷后,及时到银行做了告知,也到公安机关报了案,可以确定是不法分子盗窃了银行卡账户资金。银行没有保护储户资金安全属于违约,所以判银行赔偿原告全部140300元盗刷款项和相应利息。 
银行卡被盗刷频现,
闹银行不是好办法

  从2月份至今,单泰安就有多起银行卡被盗刷事件发生,仅本报接到的投诉就有近十起。而在多起被盗刷事件维权中,受害人大多选择了到银行闹而不是走法律途径,最终结果既拿不回损失也错过了报案。
  2月5日深夜,家住泰安徐家楼的林女士接到短信称,银行卡有一笔6000元的支出。林女士以为是骗子发的假信息,没有马上检查。等两天后想起来,再查银行卡余额,6001元余额只剩1元。2月27日,泰安城区居民苏先生收到一条短信,说银行卡账户异常,到银行查询发现,卡里的一万多元在三天时间里分别被人从浙江等地盗刷。类似被盗刷事件,频繁出现。 
  记者从被盗刷的人群中了解到,被盗刷时,市民银行卡大多没有离身,有条件证明个人尽到了保管义务,但发现被盗刷后,市民首选的维权方式基本都是到银行去闹,希望以此给银行施加压力,而效果却不佳,甚至有的持卡人,连到公安机关报案这一步都没有做,就先去银行静坐示威。
法官支招持卡人,
尽快报案并告知银行

  遭遇银行卡被盗刷,市民该怎么做才能挽回损失?法官从判案法理角度帮持卡人支了招。 
  法官介绍,打官司胜诉的王某银行卡遭盗刷案具有一定代表性,在银行卡被盗刷案件中,原告在被告处办理借记卡,双方形成合同关系。被告作为从事银行业的专业机构,负有保障储户存款安全的义务,不仅要保证其服务场所、系统设备安全适用,还应对其所发的银行卡本身的安全性予以保障。 
  持卡人发现持有银行卡的资金非正常流动时,就应该像王某一样及时到银行查询告知,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在无证据证明原告主动或客观上帮助他人实施取款行为并报假案的情况下,法院可以认定是他人盗取了银行卡账户上的资金。储户还可以就近到ATM机使用被盗银行卡,操作一笔业务,以此证明卡和密码都在手里。
  同时,银行由于技术漏洞而未能保证银行卡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在法律上构成了违约,对由此造成的损失,即持卡人借记卡内的资金损失,银行应当赔偿。
  司法实践中,如果银行未能证明持卡人存在泄露密码的故意或者过失,法院一般判令银行承担全部责任。银行作为发卡方及相关技术、设备和操作平台的提供者,在其与储户的合同关系中占据优势地位,其应承担伪卡的识别义务。犯罪分子持伪卡即可进行交易,说明银行卡及交易系统存在技术缺陷,银行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另外,银行相较于持卡人,其具有更强的经济、技术、法律能力向有关责任主体追偿。银行还可通过技术升级,堵塞安全系统漏洞,降低盗刷风险。银行卡盗刷的损失先由银行承担能更好地保护持卡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促进银行卡业务的良性发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