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不打“李鬼”,难免“骗捐”得手
2016年03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江德斌

  对一个母亲来说,孩子生病是最大的痛楚。然而四川德阳市民苗女士没想到,自己宝宝生重病微博求助,竟然被人用来骗捐,还骗到了演员李小璐。3月26日,演员李小璐转发一个求助微博并为其捐款,谁知道这个微博账号竟然是个“李鬼”。(据3月27日《华西都市报》)
  这件事挺简单的,就是李小璐被“李鬼”利用,不仅帮其转发求助微博,还给其捐款了,由于李小璐是明星,微博粉丝众多,亦有粉丝因此被骗捐。所幸骗子的账号已经被冻结,善款还有希望被追回来,而此次网络骗捐行为暴露出的问题,令人为之感叹。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普及化,通过网络求助、募捐善款的行为越来越多,且有专业的众筹平台面世,给网络募捐提供了便利条件。但由于缺乏管理规范标准,对求助者的审查不够严谨,导致网络骗捐事件时有发生,欺骗了公众的爱心和善款。从骗捐事件的具体情况看,骗子主要是利用网络信息不对称,故意伪造信息来蒙骗公众,李小璐遭遇“李鬼”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事实上,不管是明星还是普通人,对求助者的甄别能力都很有限,往往是被网络求助信息描述的悲惨情况所打动,在同情心的驱动下,未加太多思索就捐款了。在网络骗捐行为被揭穿后,虽然大家都很气愤,但大多数人还是坚持要继续奉献爱心,不能为了个别骗捐而耽误到真正的求助者。
  网络骗捐是鱼目混珠,虽然是极少数行为,但其影响非常恶劣,给民间募捐蒙上了一层阴影,亦影响到网络募捐的健康发展,需要采取措施加以遏制。对于网络骗捐行为的防范,民众显然是有心无力,毕竟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难以对其真伪加以甄别,只能希望网络平台和管理部门,能够加强这方面的审查,加大处罚力度。
  由于网络求助信息都需要发布在网络平台之上,那么对其内容发布方面,网络平台可以通过关键词过滤系统将其筛选出来,要求发布者提供完整信息和证据。或者成立第三方甄别机构,对网络求助信息逐一审查真伪,采取实名认证、信息对比、网友举报等方式,甄别求助信息和求助者的真实情况,以最大限度地防范网络骗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