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胎换骨哪那么容易
2016年04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康宁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战前的海报上,鲁能跟申花的球员手牵着手,叙旧谈心。待到出了场,阵势一摆开,火辣辣的味道一下子拱了出来。
  所以,同行是冤家。你说久仰,我道承让,那都是面子上的应酬。恭维话,是一剂无色无味的蒙汗药。越是自命不凡的人,越容易上当中招,一跤跌进温柔乡里。
  申花队,之所以能成为老牌劲旅,自有其厉害的一面。这队的长处,就是软硬不吃。无论队伍是高光还是低谷,总有自己的办法。他们有本事赚来阿内尔卡和德罗巴,乖乖给自己当义工;激进一点的球迷都能跑到国外去,给同城球队拆台。  
  所以,跟申花比赛,总得提起一百个小心。更何况,而今的申花,其外援名头之大,还要强过鲁能不少。登巴巴、瓜林、马丁斯这些人,都是名头很响的狠角色。有他们撑腰,向来少点英武气的申花,腰杆着实硬得很。
  所以,申花就走起了大刀阔斧的路子。过顶长传,边路突击,远程发炮。他们的前锋线有高点,中场绞杀能力强,这种踢法确实对路。时光可以改变很多东西,比如申花,可以一改越剧唱腔,吼起秦腔的调门。
  而来自北方的鲁能,则似乎掉了个儿。短传渗透,前场控制,中路直塞。蒙蒂略的小碎步,踏得错落有致,仿佛细密的针脚。你是南人北相,我是铁骨柔肠。两者倒置之下,倒也相映成趣。
  只是双方的技战术水平,也只能算得上“形似神不似”。申花的边路突破,大多数是笨拙的一对一,拿速度强吃。传中落点,十有八九不靠谱。而鲁能的短传空有招式,看上去热闹,但因为在禁区前沿创造力不强,很难转化成实利。结果就是你也撬不动我的阵脚,我也刺不透你的铠甲。所谓的华山论剑,打得跟莽汉巷战一样。
  就这样你来我往打了大半场,两位主帅开始发大招。泰山队换下蒙蒂略,准备提速冲刺。而申花也祭出马丁斯,开始最后一搏。到此时,双方已经不走寻常路,开始了短兵相接的肉搏。从场面上看,这最后二十分钟起码有了一些波澜,而且申花队的效果,似乎比鲁能更好一点。但囿于双方的体能,加上水平半斤八两,最后握手言和,也算是皆大欢喜。
  无论是曼诺还是曼萨诺,都必须认识到,要想改造一支中国球队,绝非易事。这些年,除了薪水和脾气暴涨,中国球员的球商、技术都在原地踏步。一套战术能踢好,就已经算不错了,让他们临战变阵,实在是很难。所以想想,有时候不轮换不折腾,也是无奈之举。
  孙猴子会七十二变,照样藏不住尾巴和毛腿。谁不想憋个大招,就怕闪了老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