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家:
走出低保,还得靠个人努力
2016年04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南大学社会学教授乔世东曾深入社区调研低保户3年之久。在他看来,低保金的每次增长,对于低保家庭都影响重大。“30块钱,对于社会中层来说意义不大;对于底层人来说,部分困难家庭的一日三餐起码有了保证,温饱解决了,他们才有机会去为未来打拼。”
  济南市天桥区沃家社区居委会李主任专门负责该区低保户办理。在她看来,低保金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给予了低保户的生活希望,“让他们知道政府相关部门并没有忘记他们,这也是鼓励他们重燃生活希望。”但她指出,低保户多是残疾、智障等弱势群体,低保远不能够帮助这部分人渡过生活难关,“政府应该拿出更多的措施来关怀这部分群体”。 
  此外,李主任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因为自己常年工作在一线,她看到了许多“好逸恶劳”的人钻现行的低保制度的空子,“现在有一部分人是躺着吃低保。”
  据济南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2014年6月,济南市民政局成立了济南市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核对中心每月会对新申请社会救助对象的经济状况进行核查,每季度对已享受社会救助的家庭成员经济状况信息进行复查,并向县(市)区民政局、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反馈疑似信息。
  “国家帮助其做一部分,个人也应该出力转变自己的低保困境。”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张洪英说。她认为,对于这些尚有工作能力的低保户,国家应该帮助其就业,由“输血”变为“造血”。而对于那些真有困难的低保人员,张洪英认为,相关部门应鼓励社会力量帮助这类弱势群体,“可以成立相关的基金慈善救助机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