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
打通公共文化服务“里公一后最”
2016年04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菏泽“送戏下乡”。 (资料图)
     本报记者 李德领  
    近日,菏泽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的具体实施方法步骤和完成时间,明确提出2016年开工建设菏泽市博物馆、艺术馆,到2020年实现市级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达到国家一级,市级建成非遗展览馆、“一都四乡”文化展示中心等。
  同时,《意见》还提出要重点打造菏泽特色优秀文化品牌,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实施“牡丹文艺奖”工程、曹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工程、非遗特色村(社区)建设工程、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红色文化挖掘展示工程,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为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网络,2016年开工建设菏泽市博物馆、艺术馆,到2020年,实现市级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达到国家一级,市级建成非遗展览馆、“一都四乡”文化展示中心等。
  县级图书馆、文化馆达到国家二级,全部建成博物馆;所有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中心)达到国家三级以上,社区和行政村建有符合标准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大院)。70%的县区建成专业演出剧场,乡村简易戏曲舞台覆盖率达到30%。2015年底完成县级历史文化展示,“十三五”期间基本完成乡村两级历史文化展示。
  到2018年实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行政村(社区)全覆盖,2019年、2020年完善提高。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城乡联动机制,逐步推行公共文化场馆总分馆制,以市县图书馆、文化馆为中心,在城乡基层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地区设立分馆,并开展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加快农村文体小广场建设,统筹谋划,多元投入,分类推进,确保行政村(社区)文体小广场全覆盖。各乡镇(街道)要把综合文化站(中心)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随经济增长而逐年增加,增长幅度不低于乡镇(办事处)财政收入增长幅度。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立足本地资源,加强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通过政府购买、票价补贴、演出补贴、运营补贴等方式,支持艺术表演团体公益性演出和社区影院公益性电影放映,鼓励商业性文化活动对群众免费或优惠提供。鼓励各地开展文化消费季等活动,培育文化消费,提升消费水平。鼓励旅游休闲、教育培训、会展演艺、数字网络等文化企业开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意见》提出,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进一步放宽准入政策,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积极性。通过税费减免、项目帮扶等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以兴办实体、捐赠物品、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备等途径,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模式,探索开展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鼓励各级政府采取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扶持民营剧团等各类群众自办文化团体建设,逐步将符合条件的优秀民营演出团体纳入“送戏下乡”文化惠民工程。
  坚持志愿服务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努力构建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成立市县乡三级文化志愿者协会,加强自我管理。完善文化志愿者注册招募、服务记录、管理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建立文化志愿服务数据库。加强文化志愿者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能力。建立完善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动员组织专家学者、艺术家、优秀运动员等社会知名人士参与文化志愿服务,提高社会影响力。鼓励各地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务品牌。
打造独具菏泽特色的文化品牌
    加强当代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实施“牡丹文艺奖”工程、舞台艺术创作“4+1”工程和群众文艺创作工程,鼓励创作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加强对群众文艺创作的支持和引导,推动题材、内容、形式创新。
  开展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推进“图书馆+书院”模式,在市、县区公共图书馆建设“尼山书院”。开展“乡村(社区)儒学讲堂”服务活动。实施乡村记忆工程、曹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工程、非遗特色村(社区)建设工程、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红色文化挖掘展示工程,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意见》还提出,要创新公共文化活动理念、内容和方式,鼓励广大群众自办文化、自我展现、自我服务、自我教育。通过艺术辅导、组织汇演、创优评先、典型推广等途径,积极开展文明健康、多姿多彩的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法治文化等活动。
  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推动全民阅读进家庭、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把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作为公共文化重要内容,大力提升公众科学素质。鼓励基层挖掘和利用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活动品牌。以少数民族较多社区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依托,促进各民族群众文化交往交流交融。
  深入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免费开放,大力扶持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发展,逐步纳入免费开放范围。推动科技馆以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免费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以行业联盟等形式开展馆际合作,推进公共文化机构互联互通,开展文化服务“一卡通”、公共文化巡展巡讲巡演等服务,实现区域文化共建共享。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