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现代化”城市
2016年04月18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刘天放
一座城市是否现代化、是否具有竞争力,不是单靠建筑物的高低、基础设施齐全这些“硬件”,还要看其“软件”如何……
我曾在一座中型城市遇见一位副市长。他自豪地对我说:“我市的GDP又比去年增加了,城市更大了。你看,高楼大厦多了,越来越有城市样了,越来越现代化了!”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全国城镇人口数量已超过总人口的一半,一些地方更是高达一多半。城市化是好事,也是各国都向往的目标,可如果城市化后的城市只是变得更大、更闹、更乱,或是一个更令人郁闷、功利、无情的地方,那么,这种城市化就变了味儿、患了病。目前,国内不少城市都在创建各类城市称号,有的要创建“卫生城”,有的要创建“生态城”,有的要打造“森林城”,有的要打造“旅游城”。还有些城市目标更高,声称要创建“国际ⅹⅹ大都市”、“全球ⅹⅹ城市”等等。
可是,城市就是城市,真能总是被“创建”或“打造”出来吗?以世界各城市的发展史看,它们无不是遵循自然规律,如依法办事、自由开放、务实创新,根本没有空喊口号而不干实事后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其实,只要遵循客观规律,制定和执行正确的人口、规划、建设、人文、生产、经营、教育、基础设施等法规,就会给城市带来繁荣,给市民带来幸福,而刻意去打造城市,让城市留下太多违背客观规律的痕迹,是怎么算计和费力也不能实现“现代化”的。
中国的城市化多年来突飞猛进,城市定位也不断提升。仅近几年,中国就有近700座城市计划“走向世界”,200多座城市要打造“国际大都市”,至于无数想创建“亚洲××城市”的,前面没加上“世界”俩字都觉得不好意思了。可如果走上只重经济、重政绩而轻民生的道路,不管需不需要、实用与否,一味只强调发展而忽视了市民的感受,最终只能成为虚无的“形象工程”。城市中最重要的角色是市民,可他们的感受少有人过问。市民——城市最重要的主人,不能变成实实在在的配角甚至缺席者。而事实是,城市中的市民往往缺乏话语权,在造城的冲动下,成了牺牲品。他们生活的城市大了,一些人的生活却变得更艰难了。往往是高楼大厦越盖越高,设施越来越先进,市民的感受却是生活越来越不便利,生存的空间越变越小。正所谓档次高了,生活难了;城市大了,麻烦多了。
那么,考察一个城市是不是具有国际化或现代化的标准,究竟靠什么呢?不仅是外表光鲜的高楼、满眼的工地、豪华的会展中心、闪亮的高档小区,也不仅是耀眼的光亮工程,而是生活在那里的人的感受。更准确一点,就是看生活在城市中的普通群体甚至弱势群体的感受。他们是城市“木桶效应”中的那块最短板。如果一个城市到处是冷冰冰的,没有一点暖度,甚至没有一点人味儿,这座城市能成为“现代化”城市吗?如果一座城市中没人敢去搀扶跌倒的老人,残疾人通道频频受堵,居民买菜不方便,如厕难,防火设施隐患多多,病人没钱就被轰出医院,孩子上不起学就活该,常见讨要被拖欠工资的民工,办事部门门难进、脸难看,PM2.5动不动就爆表,交通堵得一塌糊涂……谁能把这样的城市当成“现代化”城市呢?
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发展的普遍追求。现代化城市是指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活方式等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概念。具体表现在城市的生产、生活、社会活动以及企业、住宅、道路、商业、通讯、生态环境、公用文化设施等各项建设中,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体现着现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精神文明水平,从而使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全面地运行与协调发展,它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最佳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为目的。
一座城市是否现代化、是否具有竞争力,不是单靠建筑物的高低、基础设施齐全这些“硬件”,还要看其“软件”如何,即法治、文化、风俗、人文等是否能协调,制度是否完备且正常运转。现代化城市还应表现在其居民是否心情舒畅,城市的发展是否以人的相对独立活动为中心,是否以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为目的,以科技发展为条件,以人为本为宗旨等。城市的主体是人,人是否现代化最为重要。人的舒适度、健康感和幸福感是否达标最为关键。总之,一切都要围绕着人来进行。
如果一座城市,哪怕它没有多少高楼大厦,建筑中却到处嵌入绿色基因;没有多少漂亮的街道,却不拥堵;没有多少光亮工程,却到处充满关爱和体贴;没有多少豪车行驶,却能让人感知应有的温暖;没有多少响亮的标语口号,却到处是仁慈和包容;没有多少高大上的医院,却到处是救死扶伤的人味儿;没有多少乌烟瘴气的工地,却到处是宽广的胸襟;即便有热闹非凡的人流,却也依然井然有序……那才是真正的现代化城市。
(本文作者为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副教授、文化学者、自由撰稿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