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要避免对网约车的“污名化”
2016年05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评论员 沙元森
  用完善的法规和制度去监管网约车司机,有“污点”的司机也得像戴了金箍一样规规矩矩,否则,履历干净没有“前科”的司机也可能会为所欲为地侵害乘客权益。所以在关注网约车乘客安全的同时,也要警惕一些部门借此扩权的倾向。
  近期,有关网约车的负面新闻接连不断。仅这几天就有多起事件见诸媒体,深圳一名女乘客在搭乘一辆网约车后被抢劫杀害,北京一名女乘客受到网约车司机的短信骚扰,海南四名女乘客在搭乘网约车途中看到司机有不堪入目的流氓行为。
  这些井喷式的负面新闻,不仅重创了网约车行业的声誉,也让监管部门感到压力巨大。在此之前,一些地方就已经开始用查“前科”的方式净化网约车司机队伍,深圳经过排查发现了三千多名有“前科”的司机。随着这种负面新闻的涌现,类似的筛查很可能会在其他地方得到效仿。
  网约车是公共交通的一部分,安全是运营的底线。因此,确实有必要对从业人员、车辆的资质和条件进行一定的限制,比如酒驾、毒驾人员不能从事网约车运营。但是这种限制不能任意地扩大化,但凡发现从业人员有些“污点”就拉入黑名单的话,不仅有就业歧视的嫌疑,也很难真正树立消费者对网约车安全的信心。因为,有没有“前科”和是否会侵害乘客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从媒体的报道看,以上负面新闻中的网约车司机似乎没有什么“前科”,也一样为非作歹了。单纯查“前科”的方式看上去是对问题的寻根溯源,其实只能让从业人员产生堕入“下九流”的感觉。不然的话,为什么其他行业不需要这样“翻老底”的筛查。
  随着网约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这个行业,仅滴滴出行平台就有1400万司机,要求这些从业人员都是没有“污点”的高尚人士,根本就做不到,即使在其他行业也很难设置这么高的门槛。网约车司机中有个别人侵害乘客权益,在传统出租车行业中也有,目前也没有权威证据可以表明传统出租车司机的素质高于网约车司机。
  网约车作为新生事物,对传统出租车行业及其背后的利益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认识到了对网约车的规范势在必行,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治。但是,这种整治应该依靠法规和制度,用完善的法规和制度去监管网约车司机,有“污点”的司机也得像戴了金箍一样规规矩矩,否则,履历干净没有“前科”的司机也可能会为所欲为地侵害乘客权益。
  从去年10月交通部就网约车管理办法征求意见,时至今日依然没有正式“办法”,这才是各地规范网约车面临的最大障碍。现在,一些人在网约车司机的履历和素质上大做文章,无非是让更多的人戴上有色眼镜看网约车,以此谋求生杀予夺的审批权力。所以在关注网约车乘客安全的同时,也要警惕一些部门借此扩权的倾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