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患者平均减寿超6年
长期稳定的减肥降糖需要手术治疗
2016年05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丁印鲁现场讲解如何正确减重降糖。通讯员 张静摄
  本报记者 周国芳
实习生 韩晓婉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肥胖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肥胖症使预期寿命平均减少6-7年,其中,严重肥胖症使男性预期寿命减少20年,女性减少5年。”9日,在本报和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主办的齐鲁健康大讲堂上,主讲人山大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丁印鲁向肥胖症患者讲解肥胖与糖尿病的“那些事儿”。
运动加节食
减肥6年却不断反弹

  减肥是女人之间永远的话题。实际上,我国肥胖人群呈爆炸式增长,目前约有43.6%,即6亿的中国人超重或者肥胖。家住济南天桥区的陈女士就是其中一个,身高165厘米的她足足有93公斤重。
  “从2008年开始,通过运动和节食的方法来减肥。每天至少在跑步机上跑一个小时。饮食上也执行严苛的标准,早饭吃两个鸡蛋,午饭只吃清水煮菜,晚上不吃饭。平时的零食就是水果。”经过半年的运动和节食,陈女士成功减到65公斤。
  然而,只要陈女士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就又反弹了。“生孩子以前,体重基本维持在60公斤左右,生完之后就开始变胖。减肥也是反反复复,保持不住,一旦正常吃东西,马上就复胖。”对节食减肥完全失望的陈女士决定来听听丁印鲁的降糖减重方法。
  9日,在山大二院门诊楼一楼的健康大讲堂里,虽然讲座已经结束,但仍有不少患者围着丁印鲁咨询。“我今年55岁,身高一米八五,体重有103公斤,体重指数为31。我晚饭后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不到两分钟就呼呼地睡着了,我感觉与我的体重有直接关系。”根据体重指数对照表,在现场听讲座的纪延杰属于二级肥胖。   
中国11%成人
患有糖尿病

  为了降低体重,纪延杰开始以运动锻炼、节食等方法减肥。“传统的减肥方法,100个人里大约只有1个人能确切获益。”纪延杰说,有时候体重下来了,但是因肥胖而产生的高血脂、轻度脂肪肝却没能缓解。
  俗话说,一胖生百病。丁印鲁介绍,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痛风、骨关节炎、糖尿病眼病、多囊卵巢综合症,或者是心情焦虑和抑郁等疾病都和肥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据了解,中国成人中患糖尿病人群比例为11.6%,而在糖尿病患者中,超重或肥胖的人群比例约7440万人,占到65%。超重或肥胖人群中糖尿病人群比例41.5%左右。这些数据表明,肥胖与糖尿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研究显示,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会引起例如冠心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多种并发症,严重会造成患者致死、致残。“我老家有个病号,身材肥胖并患有糖尿病及肾病,每月透析两到三次,后导致肾衰竭引起视网膜病变,现在两眼几乎失明。”丁印鲁说。
减重手术
不只是减少进食量

  减重是否就得节食?对于减重,不少肥胖症患者存在误区。讲座现场,有听众提出减重手术是不是抑制人的食量?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手术后一部分的小肠专门走消化液,一部分走食物,小肠的功能分化成两部分了,进食量一定程度减少的同时,机体的内分泌状态的改变是减肥手术起作用的另一重要方面,”丁印鲁解释。
  由于社会关注度低、缺乏知识宣传和普及,许多患者都不了解肥胖对身体引起的危害,更不知手术治疗是使重度肥胖病人获得长期而且稳定减重效果的唯一手段。
  “相比不接受手术者,减重手术可以降低糖尿病风险83%。”一位60岁的听众体重105公斤,BMI指数达到了34,出现了高血压、睡眠打呼噜、呼吸暂停、重度脂肪肝等并发症,对于这名听众,丁印鲁建议积极做减重手术,避免并发症的进一步加重。
  减重手术是否存在弊端?丁印鲁表示,做这类手术的医生必须得有很扎实的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功底,山大二院已经做过10例左右类似手术。减重手术具有持久、显著减轻体重,显著降低肥胖人群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解决或改善高血压和高血脂症状,解决呼吸睡眠暂停症状,改善骨关节炎,显著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整体提升生活质量等确切益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