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卖煎饼,正能量未必有那么多
2016年06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毛建国

  西南政法大学大门外热闹的学林街上,有一位从日本游学归来的名叫李玉红的女士,在卖煎饼果子。李玉红是法律专业毕业,学过插花、开过饭店、在外企上过班。但她不甘心在家带孩子,决定完成大学时的梦想——卖煎饼果子。据称,李玉红的生意还很不错。(6月6日新华网)
  高考之际,出现这样一则新闻,不论有心还是无意,起码给人带来了联想,似乎还验证了这样一种说法,人生的道路千万条,相对于选择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之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道路更为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考生,这是一则不折不扣的鸡汤故事。
  对于李玉红卖煎饼果子,舆论场表示了极大的理解和尊重,还有人列举出“北大才子”卖猪肉的故事来做类比,为她献上各种鲜花和掌声。其理由是,李玉红此举契合了时代特点,这样的选择正说明这个社会充满活力,正说明了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多样。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选择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在现代社会应该有更多个性化的选择。
  这是一个流行新闻反转的时代,不知道这则新闻会不会反转,即便不会,我也坚持认为,给李玉红的选择贴上太多标签,没有任何必要。从新闻中看到,李玉红是河南大学法律系毕业的,后来随着丈夫“前往日本做研修生,一边打工一边读书”。新闻没有说明,李玉红在日本读的什么大学,更没有说明李玉红有没有尝试其他就业方式。换而言之,从现有信息中看不出李玉红选择卖煎饼果子,到底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选择的结果;到底是真的出于一种兴趣,还是面对就业市场的无奈之举。
  的确,每一种选择,只要是基于自己的意愿作出的选择,都值得理解和尊重。李玉红能够放下架子、不讲面子去卖煎饼果子,应该得到这样的理解,但这并不代表就要有理由成为熬制“鸡汤”的食材。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在表象之外,当事人具体有着怎样的想法,到底有没有夜深人静时的无奈,有没有独自一人时的心酸。就好像当初的“北大才子”卖猪肉,真的是他主动选择的结果吗?真的是其本人喜欢卖猪肉吗?
  更值得追问的是,如果我们把海归卖煎饼当成一种倾向的话,这种倾向到底值不值得宣扬?这里,不妨把切口变小一点,单论那些作为高层次人才的海归,他们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但作为一个整体,还是应该把人才放到适合的地方。不是瞧不起卖煎饼果子,而是作为一种导向,不应该鼓励高层次人才卖煎饼果子。就好像当初我们愤懑于“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鸡蛋的”,难道造原子弹的纷纷去卖茶鸡蛋了,就是我们想看见的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