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霞口春刺参正式开捕
2016年06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荣成6月6日讯(杨春宁) 4日上午,西霞口刺参文化节在国家级野生刺参原种场——西霞口海参基地启动,一年一度的春参开捕季再次拉开大幕。
  当天,来自威海各地的300多名游客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共同参加了启动仪式。上午9点,随着10几条舢板奔赴周边养殖海区,游客们也乘船出海,兴致勃勃地现场观看捕参作业。经过“海猛子”一个多小时的紧张作业,大家满载而归。经过现场称重,捕捞量最多的前四名“海猛子”荣获“四大名捕”称号并分获一到四万斤的奖金。现场还对捕获的海参王进行了拍卖,来自东北的一位游客最终以每斤160元的价格夺宝成功。
  随后,游客们参观了西霞口海参基地的加工车间,亲眼见证捞取海参经地道的加工流程成为美味的健康食品,大家都西霞口刺参优异的品牌折服,纷纷现场认购。据了解,经过现场加工,当天共销售鲜参2000多公斤。
  西霞口刺参生长在刺参原产地——25万亩的成山头海域,这里水深流急,藻类和浮游生物丰富,水质天然无污染,无任何圈养设施,孕育出的野生优质刺参,通过了农业部有机食品、全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中国最大、威海唯一的野生刺参自然生长、繁育基地。西霞口海珍品养殖股份公司经理田树地说:“成山头周边水域水温常年在12度左右,海参生长缓慢,所以为保证海参的品质,我们多年来一直坚持农历小满以后开捕,一直持续到7月中旬。由于今年春季水温较常年偏低,所以开捕时间推迟了半个月,为的就是让大家尝到我们野生刺参的天然品质。”
  近两年,西霞口集团依托生态、天然的刺参品牌,积极拓展体验式旅游营销,在海参捕捞季,吸引游客全程参与海参捕捞、加工、包装全过程,使野生海参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央视《海疆渔歌》
系列片开拍

  本报荣成6月6日讯(杨春宁) 当天上午,由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农广天地》栏目、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海疆渔歌》系列片摄制正式启动。
  《海疆渔歌》系列专题片,是农业部在央视七套开办的《农广天地—从农田到餐桌》大型日播节目中特别设定的专题专栏,该系列专题片以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城市的优质海产品为出发点,跟踪新技术、新成果,力求实现科普、教育、培训、实用技术推广、信息发布等多重功能,计划摄制12期节目,将在9月份与全国观众见面。
  启动仪式上,摄制组全程拍摄了西霞口刺参文化节的盛况,在接下来两天的拍摄中,还将选取拍摄西霞口的渔业风采与人文风情,反映西霞口集团在绿色海洋产业发展方面的经验成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