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考好”就是满足民生诉求
2016年06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高考虽有不完善之处,像招生名额分配、考试内容设定等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公众对这项制度的公平公正性的认可是一致的,期盼高考制度充分发挥作用的心情是一致的。既然如此,就该把“让学生考好”当做现实的民生诉求去看待,尽最大的可能为其创造条件。
  最近这几天,全国进入高考节奏,与高考有关的话题,在线上线下都是焦点。为保证这场全国性大考的顺利进行,各地都推出了相应的举措,而在高考首日,这些“绿色通道”也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那些出了“小意外”的家长和考生解决了不少难题。
  这场名为“高考”的考试,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它关乎考生的未来,也寄托着一个个家庭的希望,为考试提供方便、创造有序的环境,无疑是各方都在努力做好的一道必答题。而相对于平常日子,“高考”是当之无愧的非常时期,做些特殊的调整、非常的举措,也在情理之中。如何应对高考,既体现了对民生诉求的回应,同时也反映出社会各界对待人才、对待教育的态度。
  在考试期间,考场是封闭的,考场外的情景,更直观地反映了高考的气氛。在每一个考点之外,都有考生的家人在热切地等待着。这场考试,直接关联的是考生,背后则联系着一个个家庭,而这一个个家庭的诉求,也就决定了整个社会对高考应有的态度。在这个非常时期里,社会各界尽己所能为高考“让路”,相关职能部门提前做好预案,是对民生诉求的有力回应。这些努力非但不应受到指责,反而是值得鼓励的。
  让寒窗苦读的学生们考出好成绩,不仅是学生和家长的期盼,其实也是社会各方的共同诉求。时至今日,高考已有将近四十年的历史了,隐约成了一条联系广泛的情感纽带,不妨看看这个特殊时间节点的微博和朋友圈,无数的过来人正分享着自己对高考的追忆。围绕高考的共同情感,让身份各异的人,能够设身处地地去理解考生和家长们的那份心情。人们愿意为高考让路,其实就是期盼那些下了功夫的考生们,在这场称得上最严格也最公平的考试中,得到应有的回报。
  当然,“让学生考好”的诉求,不仅来源于共同回忆之下的共同情感,这里面还反映出社会整体对教育的态度。不妨做个比较,如今社会对高考的关注度,不知甩了科举多少条街,因为科举只是少数人的“游戏”,而现在的基础教育是全民共享的,机会更加均等,参与度也是空前的。为高考提供方便,就是希望这场考试能够更客观公正地反映前期教育的成果,为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提供更精准的参考。从这个意义上说,为高考“让路”的态度,反映出的是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这种态度无疑有助于社会的进步。
  的确,高考有不完善之处,像招生名额分配、考试内容设定等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公众对这项制度的公平公正性的认可是一致的,期盼高考制度充分发挥作用的心情是一致的。既然如此,就该把“让学生考好”当做现实的民生诉求去看待,尽最大的可能为其创造条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