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处考点外,孩子即将进入考场,家长还在做最后的嘱托。 本报记者 张中 摄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们,高考,只决定你们未来在哪座城市打游戏而已!”高考首日,不少这样的“鸡汤文”在朋友圈里热传。在全民关注高考的同时,不少关于高考的吐槽也引起了人们共鸣。高考是否还能决定人的命运?考得好也没啥了不起?有观点认为,在当前的国内,这种高考段子笑笑则可,谁当真则就要输了。
从杜甫到马云
高考一再被看低
“只有上过大学的才知道……其实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清华的软卧,本科的硬卧,大专的硬座。火车到站,都下车找工作……难道睡卧铺的会比坐硬座的先到达目的地吗?”
每到高考季,这种看似有理的段子都会引起很多人的点赞。跟在下面的往往是“××没上大学也赚钱了”“北大学生也有摆摊”的等回复。其实,这些段子在某种程度上说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一考定终身”在中国已经基本消失,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社会的进步。
其实为了安慰因各种各样原因在高考中失利的学子,网络上总是会定期性地列举古今中外的许多例子,来证明从未上过名校甚至从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样能够在各领域中取得杰出成就。从杜甫、蒲松龄等不第秀才,再到考了三次才上了杭州师范学院的马云,直到先今流传广泛的段子。
尽管那些高考失利的学子没有任何理由放弃人生但目前,高考、文凭、高校……这些元素加在一起,将会对人生道路造成多大影响、在一个社会的阶层流动占多大权重依然是一个严肃的话题。而回避这些问题去单单攻击高考这座“千军万马”争踏的“独木桥”、空谈“天生我材必有用”,就像一方面强化高考这根指挥棒、一方面又抨击所谓“应试教育”一样毫无意义。
高等教育存在问题
高考却被口诛笔伐
在目前看来,高考依然不仅被很多学者认为是最为现实且公平的选拔方式,且确实正在为很多平民子弟提供上升的机会。尽管一张大学文凭已远远不如20年前“管用”,但高考毕竟提供的不是文凭,而是获取高等教育的机会。
将学生们从城镇的高中送到大城市的大学校园内,高考的使命已然完成。之后学子们是否能利用4年学到本事、增长见识,都已不再是高考所能决定的。可以说,由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却让高考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这明显是不公平的。
当然,社会上对于高考的调侃也不是空穴来风。考试内容僵化、各省录取率不平均等问题存在已久,却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也说明,当前的社会不可能仅仅通过高考这一种存在弊端的方式来选拔人才。而其他选拔渠道的相对弱势,更从侧面异化了高考的重要性,并将高考的缺点更明显地推出来。
著名媒体人、复旦大学毕业生陈季冰就认为,他们这样拥有复旦、北大等求学履历的人理应为自己的学业感到自豪。因为就求学而言,他们的经历是旁人毕生无法超越的。但同时,没上过名牌大学却依然努力拼搏并过上自己梦想生活的人,也没有理由感到自卑或愤愤然。因为这些人必定有同样值得引以为豪的履历——这些是名校生们不拥有的。
高考作文命题“野”
评价也得不拘一格
高考第一场后,吐槽作文变成了全民共同参与的项目。之所以大家盯着高考作文下手,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人早已无力吐槽物理化学等“高难度”学科;另一方面则是历年高考作文凭借其“古怪”的题路,让不少人为学生们捏了把汗。
其实有观点认为,对高考作文的讨论热,还有另一深层次原因。高考作文是整个高考体系中唯一没有标准答案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篇高考满分作文,这才是人文科学的精髓所在。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高考作文往往是以命题作文的形式出现的,且方向明确,路子远不如现在这么“野”。例如《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等,考生纵然才华横溢,也只能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很难写出新意。但近年来,无论是今年的《备好的行囊》,还是去年的“丝瓜藤与肉豆须”,均需要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考虑行文。让人捉摸不透的表面背后,其实是对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释放。
当然,社会担心考生的才华很难100%被阅卷者发现。有信息称一个阅卷者花在一篇文章上的时间不过一两分钟,这很难辨别出一篇作文的成色。因此,有学者建议,高考作文在命题上已经做到了不墨守成规,那在打分时,是否也能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呢?
据人民日报、新京报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