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种树,整土还是整苗?
2016年06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陈心想
  在江苏吴江江村群学书院访学,遇见古国治先生。古先生戴着老式鸭舌帽,一身中式藏青色布衣,叼着古典大头烟斗,总是笑眯眯的,祥和庄重,儒雅睿智,谈起话来,从容和缓,娓娓道来。古先生总让人想起同爱叼烟斗的林语堂先生来。
  古先生追随南怀瑾先生数十年,在教育上得南老师真传。他在多处进行过演讲。在如何关爱孩子上,他有两个观念这里值得一讲。第一个是:功课重要还是关系重要?永远是关系重要。如果为了孩子的功课学习,家长把与孩子的关系搞坏了,就糟糕了。一旦父母子女关系不好了,就不是理性的问题了,你说得对也好错也好,他们都当作耳旁风。师生关系亦如此。这也是我近几年一直强调的“关系型教育”,有了良好的关系,才有教育。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谋而合。
  另一个观念是:种树,是整土还是整苗?种过树、种过庄稼的人都知道,土松好了,灌溉好了,肥上好了,苗自然好长。若一不小心动了苗,问题可就大了。虽然树也需要剪枝,但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用到教育子女上,这里的“土”,按照古先生说,就是父母。父母管得太紧,“泥土太紧的话,苗就长不好”。所以,给孩子松松土,给他们自由空间,别处处限制、处处约束,总之,提供一个有阳光雨露、空气温暖的环境,让他(她)自己长,成长永远没有人可以替代,而且不要天天去看,那样好像老见不到成长、变化。郑也夫先生近些年提出消极教育观,就是针对当下家长、老师对学生干预太多、过于积极这个问题的。
  家长满足孩子的要求,或者表达爱心,会有给予。我们知道,给予本身就是一种干预,它会改变对方的心理、期待和行为。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通过奖惩,每天都在“给予”学生和孩子些什么,正如郑也夫先生在《文明是副产品》一书中所说:“父母的过分给予也是问题产生的主因。父母肯定是要给予的,因此这里的问题就是该给则给、不该给则不给的原则以及分寸问题。”幼年时、困境中,过分的给予会腐蚀他们的自立,溺爱——父母过度的给予,使孩子背离了常规,会造成孩子发展的异化。
  在江村访学的时候,我和友人讨论起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80年前赴英国读书之前在江村调研的事情。这个研究是发自他内心的兴趣和愿望,而不是外来的任务,所以成就了经典著作《江村经济》。说到这里,姚富坤先生引用了江村当地一句俗语:教出来的是臭气,想出来的是智(志)气。有人说是“智气”,有人说是“志气”,“智气”是智慧,“志气”是志向或者意志,不管哪个,都比“臭气”好。也就是说,费孝通对江村的研究,是自己“想”出来的,不是老师指派的,所以饱含“智慧之气”,或者“志在富民”的“志向”,从而成为社会学人类学的经典研究著作。
  人才成长不是可以具体计划的目的性产物,而是复杂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这一点来看,人才一样也是“副产品”。往往那些计划出来的产物看似积极,实则“功利短视”。在《吾国教育病理》一书中,郑也夫说:“对人的发展,对创造力如何发育,承认自己无知,稍事避免莽撞,可能更明智和可取。我以为,人类的能力中最微妙的是选择能力……天才人物的选择都是他们自己完成的,早年在选择上受到的帮助越大,很可能越难发育出自己的选择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的成长过程,如同树苗成长一样,家长尽可能做好整土工作,少去整苗。家长少些干预,孩子多些自由,才是时下教育需要注意的。
  (本文作者为旅美学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