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条线撑大生活圈观念也会被改变
在济南想去哪,远近不再是个事儿
2016年06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南多条轨道交通线路织成网,它可以改变交通现状、改变城市布局,但更重要的是改变每一个人对于城市的定义,改变每一个人的生活观念。未来的济南,距离将不再是最主要的问题。

  本报记者 刘雅菲 喻雯
     刘飞跃     

市区和区县变近了
“两地生活”将结束

  为了职业更好地发展,韩庆方两年前从长清来到了济南工作。“虽说长清也是个区,但和其他区差别太大了,感觉咱跟省城还有点格格不入”。由于还没买车,韩庆方一般每周才回家一次,和妻子孩子过着“两地生活”。
  “我这个回家频率,跟我们公司北京来的负责人基本一样了”,韩庆方说,家在北京的负责人李先生对他这样一周回一次家很不理解。
  “我家在昌平,北京的公司在南五环,可以说是一个大北边,一个大南边,但是每天上下班都乘地铁,也没觉得特别远”,李先生说。在他看来,长清区和济南市,虽然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如果有地铁连接,这点距离完全不是事。
  去年7月,地铁R1线正式开工了,韩庆方每天都能回家的日子也越来越近。地铁建成后,从长清到济南西站仅需8分钟。韩庆方算了一下,算上在济南坐公交的时间,他回家全程不超一个小时。“到时候我孩子就上小学了,我每天都能回家给他辅导功课了。”
  “大家可以注意到一种现象,在济南老城区,经十路以北,北外环以南,纬十二以东,东外环以西,这部分人群正在逐步往外走。”山东大学营销传播学专家王广伟表示:“他们或者去东面的开发区,或者去西客站,往南部山区。而交通便利性提高以后,有可能带动市民把房子买到长清去。”
  不仅只有长清市民会享受这种待遇,远期济南的轨道交通线路还有可能和城际铁路相结合,逐渐延伸至章丘城区、济阳城区等地。轨道交通开通之后,从这些地方到济南,进城的感觉应该会越来越弱。
心里的城市变小了
买房不再单恋市中心

  如果五年前让市民万女士考虑房子买在哪里,她一定会选择市区。“买了房子就得必须考虑交通成本。”万女士说,虽然市区的房价普遍贵一些,好的地段还只剩二手房,但她算长久的账,还是市区合算。“坐公交时间耗不起,开车的话,汽油烧不起。”为了买房她纠结了很多年,直到轨道交通确定的线路公布,她才终于下定了决心。
  “轨道交通的事情确定之后,我买房的方向就奔着轨道交通沿线去了。”万女士说,那些原来在她看来已经非常远离市中心的位置,现在也有了新的优点:“房价低、安静,在市区只能买小两室的钱,在那儿能买大三室。”出行乘坐轨道交通,成本、时间都在可测算的范围内。
  最终,万女士在唐冶选了一套心仪的房子,“打完折才6000多元一平,这几年我先开车上下班,等R2线修好了,上下班就会轻松很多。”万女士算了一下,地铁加上公交车,应该跟开车不堵车的时间差不多。
  一条线路,就让城市在万女士的心中一下子变小了。在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第一轮和第二轮的规划中,共规划了8条线路,在这一张“快慢结合、环+放射”式轨道交通基本网络中,将有一百多个站点。位于这张网中的济南各个部分,也会结合得更加紧密。
生活圈子变大了
轨交线边有28个景点

  用李莹自己的话来说,她是一个绝对的吃货,几乎每个周末她都得去朋友或者网上推荐的店去解解馋。“只有周末,其实不太够”,下班后的时间,李莹也总是喜欢和朋友约在一起,吃吃饭逛逛街,但是选择的地方通常只有她和朋友的家或者单位周边,“约得太远,下了班又正好赶上堵车,到了就得七点,吃完饭就得回家了。”
  而在李莹的畅想中,有了轨道交通之后,她这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几乎能到达济南的任何一个地方:“我的生活圈子,就从单位周边扩大到了整个城市,想去哪儿吃就去哪儿吃,距离已经阻挡不了我了。”
  距离阻挡不了的,还有亲子游的脚步。唐先生家住旅游路,每个周末,他和孩子的游玩区域基本就是周边的几个城市综合体。孩子吵着去动物园,他却一想起来就发愁:“开车堵车又没地方停,坐公交太麻烦。去一次都得下很大决心。”以后唐先生不用愁了,环线和M2线就可以直接把他和孩子送到动物园门口。
  综览济南已经公布的轨道交通线路可以发现,这些线路周围至少有28个景点,山东省和济南市的大医院也几乎都在这张交通网附近,全市主要的商业综合体也基本都被这几条线串联了起来,济南人的生活圈子也将随之扩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