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四化建设实现“零投资”
鲁胜公司借助“BOO模式”节约投资400多万元
2016年06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低油价下的油田企业,纷纷将大力推进低成本发展战略作为战寒冬的重要举措,胜利油田鲁胜公司也不例外。据了解,今年以来,鲁胜公司创新发展理念,通过在油田范围内率先采用“BOO模式”实现信息化建设“零投资”。项目实施后,该公司只需要向第三方支付数据费便可享受投资超过400万元的“四化”建设服务,另外还能有效降低人工、日常运维等方面的成本。
  





本报记者 顾松 
通讯员 时维涛 陈军光


市场化运作实现共赢
  在按照油公司体制机制运行过程中,信息化建设配套工程是必不可少的,作为面积广、分布散的鲁胜公司鲁升采油管理区而言,对信息化提升的需求格外迫切。
  据了解,鲁升采油管理区管理着三个区块,地跨东营市六户镇与黄河街道办事处两个区域,管理着的83口油井、18口水井、4座注水站和1座集输站零散分布在近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唯有通过尽快实施“四化”改造,才能驶向提质增效的快车道。
  低油价下大幅压缩成本,一度让申请“四化”建设资金成为不可能。危急关头,曾经尝过“不用投资”也能办成事的鲁胜公司再次想到“BOO模式”。
  原来,2013年,鲁胜公司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引入第三方专业化公司的技术设备建成了油田首家“采油废水余热回收系统”,从而实现了“零投资、高回报”的华丽梦想。这次“四化”项目,这个公司决定再次启用“BOO模式”。
  招投标信息传出后,很快一家专业从事“四化”项目的豪威公司凭借过硬的研发能力、高端技术设备成为鲁胜公司的“接盘手”。两家单位的良好合作就此开始了。
  “BOO不是什么高大上,简而言之就是由第三方公司投资建设,他们拥有所用权并承担日常运维。”在鲁升采油管理区经理王东看来,豪威公司也非只出不进的“冤大头”,该项目运行4—5年的时间后便可收回投资成本。他说,按照合同规定,豪威公司负责投资建设以及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维修,鲁胜公司则按照运行设备提供的数据付给豪威支付“服务费”。
  5月底,一套标准化的“四化”项目在鲁升采油管理区建成投产,目前一切运行正常。
瘦身减负促提质增效
  项目投产后,身为豪威公司派出人员的孙齐奇成为鲁升采油管理区的常驻人员,每天主要负责井场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对科班出身的孙齐奇而言,设备问题基本不在话下。
  “我们公司拥有一支40多人组成的信息和自动化控制专业技术队伍,这是我们的优势。”豪威公司技术总监刘利军说,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为更好的开展合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6月28日,在鲁升采油管理区的生产指挥中心大厅内,通过前端智能设备,83口油井的生产运行状况在LED显示屏上实时呈现。技术人员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准确掌握油井运行状况,仅目前梳理出的数据采集点就有1049个。
  “我们的收益就是这1049个数据点。”刘利军说,根据双方议价,每个数据采集点每小时费用为0.18元,算下来鲁升采油管理区每天需向豪威支付约4700元。
  与豪威公司算“效益账”不同的是,鲁胜公司算的是“综合账”。王东说,鲁升采油管理区目前仅有113名职工,原本就有些人手不足,但未来三到五年内还有一批员工面临退休,如果不尽快实施“四化”项目很难想像日后如何确保正常维护。即便鲁胜公司投资上项目,专业人员和日常运维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同时还减少设备折旧、损耗等一系列成本支出。
  “BOO模式”的顺利实施,让积极探索低成本发展战略的鲁胜公司再次尝到了创新思维带来的甜头。油田四化项目部技术发展科科长薛胜东表示,“低油价下,鲁胜公司的探索很具有推广价值。”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